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洛阳市涧西区:助力强区建设,展现教育担当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16:20 来源:教育时报

  近年来,洛阳市涧西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千亿强区、首创之区、品质涧西”建设目标,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着力推动涧西教育由硬件建设向质量提升、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发展、由“有学上”向“上好学”三个整体性转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书写了涧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坚持强基固本,拧紧思想政治“总开关”。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党建领航教育的作用,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牢牢把握好正确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发挥思政铸魂育人作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建设,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着力培养师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全面加强宗教问题专项治理,抓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二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课程化,组织编写《德行天下》区本教材,将德行教育纳入常规教学,引导学生从课程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充分运用“我是接班人成长档案暨道德银行”评价平台,将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进行记录、评价、表彰,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积极引导学生从“一”做起,从“小”做起,把“日行一善”作为量的积累,积善成德,立德践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用实际行动完成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答卷。三是构建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坊,组建涧西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学校、社区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咨询和帮扶,形成“同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富有区域特色的涧西家庭教育模式。同时,在“涧西教育”公众号设立“家庭教育微课堂”“家庭教育信箱”“家庭成长宝典”,打造“慧老师”“涧小西”“洛小阳”,以生动形象展示涧西家校共育成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涧西教育的心理健康特色品牌符号和特色品牌项目:“涧小西”心理援助热线(专家热线)、“心理调适3分钟”(专业心理推文分享)、慧老师“心援说”(专家支招),采用线上与线下援助相结合,帮助青少年缓解心理危机,树立生活信心,健康快乐成长。


  坚持守正创新,打好教育改革“组合拳”。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是优化校长管理。坚持校长专业化、职级化发展,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坚持梯队培养、分级聘任,对符合资格条件的校长进行综合评定、分级聘任、分层培养,发挥优秀校长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优秀校长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完善“学区长制”。将区属学校优化调整为9大学区,中心学校与偏远学校结成片区学校,学区长学校负责学区内的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研交流等,发挥组织协调、管理指导作用,实现名校优质资源最优化、辐射范围最大化,使不同发展层次的学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三是抓实“三名”工程。“名校长”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专业课堂、专业引领、专业评教、专家评议”的“四专”课程实施体系,打造高效课堂“立教”,学校副校长上模式研讨课示范引领“带教”,校长观看视频实录课评课“兴教”,聘请学术专家委员会对副校长上课、校长评课打分评议“研教”,着力培养学科专家型校长队伍。“名师”培养方面。首创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阶层评比的“杏坛先锋”活动,让教师学有榜样、赶有标准,实现示范引领,同时,发挥区内名师辐射带动作用,以名师育名师,通过名师带课题、带徒弟、带活动,实现1年新入职教师有帮带,3—5年新教师发展有目标,10年以上成熟教师发展有引领,实现各层次教师协同发展,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省、市、区三级名师、骨干教师梯队。“名校”培育方面。实施“强校工程”,以学校发展实力和师资培养能力为标准,开展对全区中小学校的分层认定、分层管理,分为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学校和项目提升学校三个层次。各类学校分别承担不同级别的对内、对外教师分层培养及学科培训任务,在聚焦教师发展的任务驱动中实现每所学校深度发展。


  坚持先行一步,按下质量提升“快进键”。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线,不断推动全区教育事业更有特色、更有亮点。一是打造教研“新载体”。依托涧西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嫁接国内教育名校或高校,成为教培基地、研学基地、教育科研基地,与优质和教育前沿的研究方向主动对接,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科学、高效发展。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打造成为教育研发的“孵化器”和培育服务涧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超市”,以及链接政府、高校、机构、学校、企业、社区、教师、学生、家长的教育大平台,形成涧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场域载体。二是用好课堂“主渠道”。以“植根课堂,快速成长”为主题,以品牌学科建设为引领,将现有课堂模式进行梳理提炼、分类整理,对实操性和实用性俱佳,学科特色凸显,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模式进行整合提升,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大力开展“课堂实训”活动,聚焦一线学校课堂改革优秀经验,聚焦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聚焦教师素养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教、研、学、训、练、评、议,建设多元、立体化的课堂实训活动,让学校、教师通过实训学有榜样、学有所获。三是唱响课改“主旋律”。落实课改新理念和课标新要求,聚焦“基于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素养”的教学理念,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全区教师参与的教材专题培训、优质课评比等系列活动,以活动引领抓课标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课改实践,经过积极探索,各学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情智课堂”、“温润课堂”、“精彩课堂”等27种课堂教学模式,呈现百花齐放、昂扬向上的教改局面。


  坚持改革强师,构建教育人才“新高地”。坚持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教师培训、管理、配备上谋新篇,下真功,见真章,真正把涧西打造成人才高地。一是教师培训制度化。紧紧围绕“学区培训特色发展,全区教师受益”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学区自主创新培训”,将培训主动权交给每个学区,各学区自主筹划年度培训,采取“学区特色培训+小学科培训+家长、学生培训”的立体培训框架,先后聘请武琼等5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培训累积50余场,参培教师7000余人次,实现了“质”和“量”的同步快速提升。二是教师管理精准化。创新实施“4+1”新教师跟岗培训制度,即为每位新入职的教师安排一名非本校的省市级名师带教,师徒结对为期一年。每位新教师4天在本校满额工作,1天到带教的名师学校全天候脱产跟岗学习,让新入职教师的成长期在名师带教中高效率、高品质提升,最大限度发挥名师辐射作用。三是教师配备系统化。制定合理有效的“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鼓励各级名师、骨干教师等向薄弱偏远学校流动,利用政策红利,真正让优质师资流动起来,逐步实现全区教师资源均衡发展。


  坚持惠民利民,织密教育发展“公平网”。坚持把教育公平公正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幼儿园建设步伐加快。坚持公益普惠根本方向,将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每年的民生实事,实现幼有所育的发展目标。目前,全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4.0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5.76%,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加快公办园建设,建设路幼儿园基础改扩建工程已完工,珠江路幼儿园正在进行装修设计,投入使用后,可新增360个学位。扎实开展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工作,目前,已办成公办园3所、普惠性民办园6所。二是“乐成长”全面实施。在区属各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乐成长”课后服务,受益学生4万多名,有效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问题。三是“大班额”治理成效显著。全区“大班额”从2016年的123个到2020年消除最后一个“大班额”,连续6年起始年级杜绝了“大班额”,平均班额从56人下降到50人,实现控制到零的工作目标。四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围绕“三抓两促六聚焦五同步一品牌”工作重点,推动涧西教育信息化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先后荣获市教育信息化模范县区、省“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培育区等荣誉称号。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区属学校“班班通”、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全覆盖。五是招生公平得到保障。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实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应入尽入”;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让残疾孩子同样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精准做好学生资助,“十三五”时期,全区各学段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747人次,资助金额192.46 万元,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教育时报通讯员 吴旭东)


责任编辑:郑国梁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