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汛情险情,黄河科技学院闻“汛”而动、逆行冲锋,第一时间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全校上下全力应对、携手互助,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在大雨大灾面前筑起“安全堤坝”“爱心堤坝”。
确保师生安全 全校上下抓紧抓实防汛工作
黄河科技学院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作为学校防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抓紧抓实学校防汛各项工作。
防汛期间,董事长胡大白、校长杨雪梅时刻关注防汛工作,关心教职工的用水用电和网络是否正常运行等,及时安排和协调相关人员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校党委书记贾正国表示,要发挥好领导靠前指挥和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校党委副书记赵会利关注学生宿舍安全,对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排查。副校长罗煜第一时间来到防汛现场,和后勤集团、校产管理处、建设指挥部、保卫处、各级值班岗位等职能部门的员工在防汛期间坚守一线,及时发现汛情,第一时间处理,确保师生正常教学和生活保障。
7月22日上午,黄河科技学院防汛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校长杨雪梅带队督查防汛工作,实地查看校园、校舍、道路、楼宇和有关实验仪器设备设施,慰问师生和一线工作人员,主持召开学校防汛防疫工作会议,听取各工作组工作汇报。杨雪梅要求,相关部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要立足岗位,认真负责,切实做好汛期校园各项保障服务工作;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校园师生和财产等各项安全。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职工奋战在校园各个角落,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后勤集团集中力量清理校园环境,第一时间排除校园积水,对校园地面大量泥沙进行细致清理。保证路面清洁的同时,他们还在办公区域和教学楼展开消杀,做好校园内防疫工作。餐饮部组织从业人员对门店进行整理的同时,餐厅和商业街保持正常运行,目前餐厅就餐正常,商业街物资保障充足。保卫处员工全面排查积水点,不畏艰险快速疏通下水道,在积水较深危险处设置警示标志,将荷花池四周拉起警戒线,有序有效地进行排查险情。他们在积水未完全清除前,站在深水中,引导师生和车辆有序通行。全校上下团结一条心,彰显了黄科院人实干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
心系中原大家庭 倾情助力防汛抗洪
连日来的持续性强降雨,使得郑州市多地出现严重内涝和罕见洪水,灾情时刻牵动着黄科院每一个人的心。
学校周边小区受到暴雨影响大多停水停电。7月22日,在校门口值班的保卫处职工得知附近居民用水困难这一情况后,主动为居民解决难题。保卫处副处长冯峰第一时间向校领导汇报,带领员工们迅速接通水管引出校外,在东门和西门口设置接水点,免费为居民们提供自来水。这一举措受到了附近居民的热烈欢迎,得知消息的居民们纷纷带着水桶等前来接水。大家在现场纷纷说道:“黄科院真是太暖心了!”“这下我们用水可方便了!”还有的居民说:“黄科院老师和学生真幸福呀,这么多小区停水停电,你们这里一切正常,真好!”
7月23日晚,郑东新区金融智谷因为现场电力不通,无法及时卸载救灾物资,急需扬声器喇叭和临时照明设备。黄河科技学院获悉此消息后,第一时间准备了LED灯350个、喊话器300个,及时送到了指定位置,解决了燃眉之急。
7月24日上午,校长杨雪梅、副校长罗煜带队到管城区十八里河办事处捐赠帐篷150顶、雨衣700套、抽水泵10套、水带20卷等防汛救灾物资,十八里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梁慧杰、党政办主任马清亮、人大办主任袁艳宾共同接收了捐赠物资。杨雪梅表示,当人民遭遇灾害时,我们理应站出来,为社会、为辖区做点事情。今天所捐赠的一点救灾物资,代表了黄科院的一点心意,希望把这点爱心传递下去,让社会更温暖、更和谐!让城市更美好!
黄河科技学院还主动与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的防汛指挥中心、民政局、区慈善总会、辖区办事处等单位对接,表示学校可为救灾志愿者等提供吃饭、住宿、洗澡等场地。7月23日,学校后勤集团积极进行准备,在短时间之内就准备了志愿者食宿、洗澡、热食用餐等,把黄河科技学院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位防汛抗洪人员的心坎上,用实际行动支持防汛救灾工作。
冒雨急诊连轴转 附属医院为百姓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在雨势最大的7月20日——7月22日,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作为郑州市第63号急救站,承担郑州南区的急救任务,共接诊130人次,其中院前急救任务32趟,院前解救或医疗帮助群众32人,包括60岁以上老人4人、幼儿3人、孕产妇3人、危重症2人。
在院前急救任务中,由于水势急剧增加,急救站01号急救车水中熄火,急救人员和患者被困于水中。急诊科副主任张铁山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亲自奔赴现场,将车辆和被困人员从水中救出,安全送回医院。一线车被淹无法立即继续出车,二线车立即上线,持续开展院前急救。被困水中的急救医生邢汝月、护士余星正在生理期,在冰冷的水中浸泡142分钟,持续救治患者,并将病人接回急救站。回到医院后,大家劝她们休息,余星说:“我是急救护士,院前急救是我的岗位,危难之际,我不当逃兵!”更换衣服后,她继续执行院前急救任务。当天,余星共执行急救任务16趟。
外科副主任石献洲、急诊科副主任张铁山连续三天驻守科室,坚守岗位、组织突发事件和危重病人的抢救与协调处理;晁彪、王冬梅、张培帅、曹全德、邢汝月、于青霞、党磊、许梦杰主动要求加班;急救员魏宇航连续工作48小时;司机梁普、罗亮、薛勇、罗亮严格执行防汛安全要求,安全驾驶,将每名患者安全护送回医院,还主动为患者撑伞挡雨。在一趟幼儿惊厥的院前急救任务中,患儿在高楼层居住,由于电梯停运,晁彪、魏宇航、梁普等步行至28楼,现场稳定病情后,又将患者自28楼抬至救护车,安全护送至医院。在一趟胎膜早破的急救任务中,孕妇住在27楼,出诊医护人员邢汝月、魏宇航自20楼将患者抬回救护车,并安全送至医院。最近几天,由于市政供水未恢复,为了保障医院白天正常业务用水,总务科安排人员每天晚上从学校拉水补给医院水箱,一干就是8到10小时,一直到天亮……
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他们默默地,为百姓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师生主动请缨 在抗洪一线绽放爱的力量
面对洪水,黄河科技学院师生闻“汛”而动,主动请缨,志愿服务,奔赴抢险第一线。暴风雨中,他们挺身而出,坚定地守护在有需要的人的身边。
艺体学部学生党员张相峰、丹泽欣、何云飞跟随商丘救援队来到金水区万达广场集合,给附近各处受困群众送救济物资。面对倾盆大雨,他们坚守在抗洪一线,清理淤泥、搬运物资,救助受困群众一刻都未停歇,从晚上9点多忙碌到次日早上5点,随后又跟随救援队去更艰难的一线——中牟参加救援,直到下午4点才结束救援工作。7月21日,张相峰加入商丘退伍军人义务救援队,和20多名退伍军人一起奔赴灾情严重的前线进行救灾。艺体学部学生党员周翔跟随许昌市救援协会出发来到受灾严重的长葛市古桥镇,和队员们立刻配合解放军官兵扛沙袋、堵缺口,从下午6点一直忙碌到凌晨1点。艺体学部学生何云飞、汤韵晖、张飞宇、刘坚辉、赵可雨参与新乡市抗汛救灾工作,帮助当地志愿者搬运救灾物资。
应用技术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王佳豪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抗洪抢险志愿者工作,为各个小区住在高层无法下楼的弱势群体送去饮用水与食物,并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谢泽宇在镇政府组织下,和志愿者们一起进行河堤加固增高工作,他们手手相传,将河堤增高并加固松软河堤1米左右。
医学院学生蔡笑积极响应地方号召,主动加入青年抗洪突击队,为抗洪工作献出微薄之力。商学院物流班学生卢旻,在灾情发生时还在昆山打暑假工,看到家乡受灾,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乡救援的路。从郑州到新乡,两天时间救了200多人。商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景宏钰加入登封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守河道、搬物资、铲土,帮助家乡重建。商学院学生刘子涵,在暴雨中坐着冲锋舟去一家一户的救人,搬物资,目前还在参与救援工作。工学部学生吴小旺在7月23日下午跟随郑州金水区猛犸卫士应急救援队到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参加救援,目前正奋战在卫辉市抗洪一线。
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三支部书记王洪剑和教工第一支部书记张伟锋在得知二七区有大量援助物资需要装卸,急需志愿者时,立即赶往行云路与赣江路口的物资集中装卸点加入志愿者队伍,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努力搬运500件水、40吨矿泉水等救灾物资。艺体学部音乐科教中心教师闫笋奔赴灾情严重的新乡洪门担任志愿者,站在积水严重的路口疏导交通、站岗执勤。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职工冯星真加入升龙城六号院社区志愿者队伍,和家人一起帮助装卸发往新乡等地的救灾物资。附属医院教职工李春霞在小区停水、电梯停电的情况下,主动为21楼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的邻居代买菜,并将小区居民捐赠的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商学院法学科教中心孙广坤、晋龙涛、许树青参加凤凰台社区、英才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
师生捐款捐物 众志成城情系家园重建
暴雨虽无情,大爱暖人心。在灾情面前,黄河科技学院师生和校友们积极捐款捐物,为家园重建贡献力量。
艺体学部舞蹈科教中心积极发动老师捐款,其中张骁睿老师捐款1万元。附属医院副院长于春霞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河南省昊隆实业集团董事长、黄河科技学院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校友王好君带领集团员工向长垣市红十字会共捐款246300元。医学院校友祁西涛捐赠5000元,为灾区重建奉献自己的力量。艺体学部2010届毕业生邵军,代表“维维股份”河南分公司向母校附属医院和周边社区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产品。2016届毕业生董振华代表董欣集团,为辛苦坚守防汛抢险的一线人员送去了军用雨衣80套、一次性雨衣500个、手电筒100支、头灯30支、雨伞20把、馍片50箱、小面包50箱、火腿肠50箱、牛奶50箱等,表达了他们的问候和与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2007届毕业生涂志民、刘成方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物品和饮用水,并开通云之声云救援,传播救灾信息。2008届毕业生芦旭带领家人为受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和饮用水。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李慧玲向新乡市发改委赴卫辉救援队捐赠100多个面包。党委宣传部王征同志在新闻上获知山西救援队缺水,在郑州市大面积停水的情况下,去附近超市购买矿泉水送到救援队车上。党委宣传部赵芳芳同志组织协调华中农业大学校友会进行募捐,并在第一时间把采购到的一批自热米饭、牛奶、火腿肠、红牛等食品送到新乡的抢险救灾现场,协调校友会联系购加上厂商捐赠共计十台发电机送往新乡辉县。
洪水无情 黄科有爱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抗洪救灾,在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刻,黄河科技学院校领导和全体师生都积极以实际行动秉承爱的初心,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了黄科院人的博爱情怀。
这份爱,是河南力量、中国力量的缩影。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滴水汇成暖泉,大爱必有回应。郑州加油!河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