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基础教育 > 正文

一个暑假,周口这个乡村教学点重焕生机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2日17:18 来源:教育时报

在周口市淮阳区新站镇,有一个不起眼的乡村教学点——刘陈小学。


刘陈小学建于解放初期,曾经是新站镇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附近村民大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到2021年春季,学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减少,面临撤并的风险。


该校校长靳春霞2008年从县城到新站镇支教,2016年到刘陈小学任校长。她看到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面临的困境,不忍看到在校的孩子被迫到更远的地方去上学,主动找到刘陈行政村的村支书商讨学校发展问题。


该村村支书卫争光是一名95后,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军人出身,国家二级运动员。2020年1月,他带着一腔热情回到家乡,被推举为村支书,力图带领全村走上振兴道路。“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发展好家乡教育。”卫争光说。


“环境差”“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上不去”“学习氛围不浓”是大家对乡村学校的固有印象,也是留不住学生的顽疾。


今年暑假,学校教职工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坐下来,梳理阻碍学生回流的问题,确定经费筹集方案,制订行动计划。刘陈行政村共有3个自然村,10个小组,915户3575名村民。他们逐户走访,摸排出全村小学阶段学生186名,其中120个学生在附近学校就读,剩余学生在城里就读。家长普遍表示只要学校环境改善,师资力量加强,他们也愿意让孩子在自己家门口读书。


很快,村两委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公布学校整治提升计划。听说要整修学校,村民们都说是好事,但钱从哪里来呢?村里和学校都没办法拿出这么多的经费,募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我们既是党员又是村干部,我们带头捐。”村干部纷纷为学校贡献爱心。看到村干部带头捐款,村里的企业家、村民纷纷慷慨解囊,形成支部带头捐、乡贤主动捐、群众积极捐的良好氛围。


短短3天时间,刘陈村就筹集到善款4万余元。利用这笔钱,学校粉刷了教室和围墙,安装4台空调,铺设悬浮地板,改造了线路,添置了体育器材。同时,村里还组织人员清理校园卫生,原来杂草丛生的校园变成一个小花园,破损的教室玻璃被更换,变得窗明几净,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当校长和村干部再次入户走访的时候,现场报名的就有101名。


新学期开学,刘陈小学由原来的三个年级变成了四个年级,在校生增加到134名。学校保住了,但是校长和村支书仍然轻松不起来,学校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没有保洁人员,就让村里的卫生队伍负责校园保洁;外乡教师没有休息场所,就由村里负责租房供老师居住;没有体音美教师,卫争光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免费承担起学校的体育课;村委班子里的退休老教师书法好,免费给学生上书法课;积极申请教学楼项目,加强学校管理;利用每生每天4元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为学生提供“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的营养午餐,改善孩子们的膳食结构;利用延时服务辅导孩子写作业,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无法辅导孩子作业的困难;等等。新站镇中心校还为刘陈小学配备了教学一体机,调配充足的课桌椅,选派了优秀的特岗教师。


刘陈小学,在这个暑假,在一位返乡支教的女教师和一位95后村支书的爱心浇灌下,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新的气象。

 

(教育时报通讯员:党贺 葛佩林)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责任编辑:魏旭 时高玺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