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济源:抓重点、疏堵点、破难点,有效落实“双减”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0日11:49 来源:教育时报

济源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综合实策、多方发力,扎实开展“双减”工作,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着力抓重点,积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采用高校集中培训、教师工作坊日常研修、学科专题培训、参加“国培”“省培”、名师专项培育等方式,大力培育学科领军教师和省市学科骨干教师,打造教师队伍“引阵雁”;利用“名师工作室”“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传帮带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全面快速成长,打造教师队伍“生力军”,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构建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主阵地,备课标、备教材、研学情,积极提高备课的精准性;聚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抓习惯、培能力、教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激兴趣、巧设问、引探究,培养学生能够带得走、用得上的学科素养。三是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用好“开学第一课”“道德与法治”等思政课,扣好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充分发挥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等基础性学科作用,开启学生的智慧人生;上好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传统体育、心理健康等体育健康课,帮助学生塑造强健体魄与健康人格;用好美术课堂,推进非遗进校园、乡土文化进课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养;立足校园、家园、田园打造“三园”课程,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良好习惯。四是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加大经费筹措力度,按照“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原则,广泛开展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课后延时服务,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共有 3263 名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5 万余名学生从中受益。


强力疏堵点,严格监管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一是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备案制。将全市 120 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74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压减校外培训机构 12 家,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超出审批学科、审批内容、审批时间的各种培训活动,遏制校外培训乱象。二是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培训预收费监管。要求所有经过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唯一的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留足风险储备金,并接受预收费监管,维护中小学生合法权益。三是严格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按照“以镇(街道)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联合公安、消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整治群众所关注的消防安全、发布虚假广告、在职教师在机构代课、私下办培训班或介绍学生到相关培训机构上课等 38 项热点难点问题,现场督促整改 338处,限期整改 1361 处,有效地维护了教育良好生态。


积极破难点,家校合作引导家长科学育人。一是教育引导家长严格遵守国家“双减”政策。充分利用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精准解读国家“双减”政策,让广大家长知晓、理解、执行国家“双减”政策规定,正确看待学生的成长成才,争做新时代教育的顺潮者,助力基础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本质。二是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人理念。利用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家校合作平台,教育和引导广大家长牢固树立“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理念,主动担当起教养孩子的责任,与学校老师协同尊重、陪伴、教养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三是家校合作做好学生“五项管理”。与各中小学签订《“五项管理”承诺书》,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创新“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类型方式,做到课后作业“高质轻负”;从严管理学生用手机,充分保障学生睡眠时长和质量;加强学生课外读物和健康管理,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教育时报记者:王强东)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责任编辑:魏旭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