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上级要求,紧盯时代盛事,紧贴学生需求,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弘扬时代精神,思政课政联动备课,延展内外思政课堂,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有声有色,激扬万名学子青春梦想。
思政课政联动备课,提升第一课内涵品质
该校党委高度重视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学校党委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要求,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上好第一课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学校思政教改办、教务处专人专项进行指导,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相关教学院部教师收看2022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暨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线上直播,开展研讨学习。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北京冬奥”“女足亚洲杯夺冠”“疫情防控”等时代盛事和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等主题内容,思政课政联动,开展集体备课。
马列教研室主任杨延萍进行集体备课
形策教研室主任张凯丽进行集体备课
广大教师发挥专业学术优势,贴近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用心用情打磨教法,提升第一课的品质内涵和课堂效果,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故事,讲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健儿的奋斗故事,以建党精神、抗疫精神、中国女足姑娘们的顽强拼搏精神,铭记“请党放心,报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砥砺学生奉献青春、敢于奋斗、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品质,激扬青春筑梦、青春追梦、青春圆梦的壮志情怀。
把开学第一课搬到乡村学堂
2月25日,该校领导、思政教改办主任张立新教授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心理教学部的8名老师前往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与在此工作的省教育厅派驻该村第一书记方志强及该乡中学、小学老师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当天上午,在城郊乡初级中学操场,学校体育与心理教学部教师张丽、仵誉峰共同为该校七年级三班的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两位老师向学生串手链《易筋经》五步拳和健身操,深受学生喜欢。张留占老师与初一年级的同学一起游戏,一同做自信《我真的很不错》手语操,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建立自信心。在城郊乡初级中学报告厅,体心部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代鹏以《我自信 我快乐》为题,从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等方面,为该校和南召县职业中专、竹园沟小学的50余名教师进行讲授辅导,指导乡村中、小学校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书记方志强对该校做法给予高度评价:把思政大课和开学第一课搬进乡村课堂很有意义,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是高校老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体现。
创新教法学法,融合式教学显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结合不同的课程进行研学,深入挖掘教学设计的深度、立意的高度和融合的角度,探析时事案例的育人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线上线下全力上好“开学第一课”。自3月1日新学期第一周上课以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开学第一课”中,将2022北京冬奥会融入课堂教学,通过重温党的历史、回顾北京冬奥会的精彩瞬间,让大家深刻感受中国精神,领略盛世中国。
骨干教师黄飞既扎根历史,又关照现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到今日中国的自信自强,从北京冬奥会“绿色办奥”的理念、“冰雪五环”的呈现讲到冬奥运动员的拼搏和冬奥志愿者的奉献,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砥砺拼搏奋进、坚定信心决心,以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青年教师韩笑笑、杨青露采用问题导入法、案例分析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女足夺冠”融入思政课堂,讲好“河南故事”,充分挖掘河南女足健儿王珊珊、娄佳惠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无不浸透着奋斗的汗水;所有的奇迹背后无不刻写着日复一日的努力和拼搏,激发学生用永不服输、持续奋斗汇聚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拼搏力量。
《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开学第一课”中,全面推进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教师李鸿昇以“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为主题,围绕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重点阐述“四个伟大成就”“两个确立”“一个根本问题”“五大历史意义”“十个坚持”等全会核心内容,切实找准切入点,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为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注入强大的思想能量。
本学期开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目前从课堂效果来看,线上教学,老师们准备充分、线下课内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