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围绕党的会议文献,制定读书计划,邀请省内外知名党史专家做专题辅导,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扎实开展支部建设,探索形成“一二三四”工作法。
扎实开展“党的会议文献”读书会
“党的一大文献”读书会
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择党的重大会议文献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制定读书计划。确定党的大会文献为必读篇目,除了大会之外还选择了若干重大会议文献进行精读,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六届七中全会(第一个历史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二个历史决议)、南方谈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三个历史决议)。2021年从党的一大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22年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读到党的二十大。由于读书会是每个月一次,这样就要根据实际对有些会议文献进行合并阅读。
”党的四大、五大文献“读书会
为了提高读书效果,读书会邀请省内外知名党史专家做专题辅导,相关领域专家做活动点评。老师们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加上党史专家的系统辅导,点评专家有针对性的点评,党的会议文献读书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党的会议文献”读书会落实“三会一课”
“党的会议文献”读书会和“三会一课”制度是有机统一的。每月一次的读书会,就是主题明确的支部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支部不设党小组,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合并),与会人员通过自学交流和专家辅导加深了对会议主题的认识,这和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的实质是一致的。读书会安排支委会或其他成员结合阅读篇目做主题发言,是上党课。读书会前,支部委员会专题研究读书主题和其他事项。按照要求,支部党员大会、党课都是每季度一次,把读书会和支部党员大会、党课结合起来,做到每个月开展一次,是高标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遵义会议文献”读书会
“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好不好,是支部建设质量高低,能不能形成品牌的制度基础。脱离“三会一课”开展支部建设,不管形式多新颖,宣传多有力,都缺乏制度基础。支部建设是一个持续工程,品牌更是坚持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不是创新,很多学校也搞过,但是河南开放大学一直在坚持。坚持做下去,支部建设就能取得成效,形成品牌。
探索形成支部建设“一二三四”工作法
“党的七大文献”读书会
经过几年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探索形成支部建设“一二三四”工作法。一是指一个制度,即高标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二是指“双带头人”,即通过组织培育和个人努力,培养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三是指三个结合。支部建设要结合学校思政课建设要求、部门重点工作、教师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开展。四是指四个促进。通过支部建设促进学校思政课建设水平、思政课教学质量、教师教科研能力、支部服务能力提升。
”十一届六中全会“读书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文献“读书会
支部建设 “一二三四”工作法,核心是“三会一课”制度。作为“三会一课”制度的推动者,支部书记在读书会中做好示范引领,党建能力和学术能力得到直接提升,逐渐成为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读书会为什么能做到“三个结合”?是因为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和思政课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凝聚人心的平台、沟通交流的纽带,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能力,而且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专家从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的系统辅导,对于老师把握党史发展脉络,做好“概论”“纲要”课程教学,增强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作用是很大的。综合能力是做到“四个促进”的前提和基础,能力提升了,“四个促进”就水到渠成了。支部建设“一二三四”工作法是河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支部建设校级和省级样板支部的做法,也是加强支部建设始终坚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