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和落实全省教育系统“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和学校“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活动要求,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进教职员工党员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自6月8日以来,黄河交通学院举办了“提升能力作风建设 强化思政育人成效”专题系列培训,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培训通过腾讯会议、钉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培训设立主会场和分会场。
黄河交通学院举行“提升能力作风建设 强化思政育人成效”专题系列培训开班仪式
此次系列培训共有七讲,主讲嘉宾分别来自延安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讲座内容涵盖深化“三全育人”能力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旨在不断推动学校思政课程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6月8日,中共党史学科带头人、延安大学二级教授高尚斌以《走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题,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实例为学员们讲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入解读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邢国忠为参训学员作线上专题报告
6月15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邢国忠就如何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维互动的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和“一主两翼”实践教学模式,作了题为《深化“三全育人”能力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彩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梁为参训学员作线上专题报告
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梁以《新时代高校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为题,系统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升素养与能力的举措与路径。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吕红为参训学员作线上专题报告
7月6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以《新时代“大思政”工作推进路径》为题,聚焦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探讨了高校“大思政”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线。
黄河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原永宏表示,聚焦关键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学校当前的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应当把巩固拓展学习培训成效与破解改革创新中的瓶颈制约、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师生反映的热点问题、学校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充分结合,力求学以致用、以学促行,见真功、求实效,不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要求全校基层党组织要持续深入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开展好各项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好学实干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带动性。同时,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方法途径,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和保障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持续提升。
目前,培训活动已顺利开展四期。通过培训,教职员工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学习大培训”为契机,深刻领会新时代高校能力作风建设和思政育人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思政教育关键要素,不断创新教育工作路径,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掌握扎实学识,常怀仁爱之心。在此基础上,激励自身持续增强“八项本领”、提升“七种能力”,砥砺品格、锤炼作风,躬身入局、锐意进取,为培养更多栋梁之材贡献力量。
能力作风建设事关学校育人事业的长远发展,全校教职员工党员干部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躬身入局、担当尽责,扛牢政治责任,锤炼能力作风,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断书写新时代交院人才培养的“奋进之笔”,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