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需要大量人工巡检的变电站,现在一人一板就能完成了,而且准确度更高、数据接入更及时。”在采访中,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吴娟娟在全省唯一一个参照真实变电站运行结构,按照1:1比例搭建的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为记者介绍了目前使用的最新的巡检手段——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作为一所以电力为特色创新发展的职业院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多年的发展中承担起了全国,尤其是中原地区的电力保障任务,为国家电力专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也是我省“一地一策”“一校一品”政策发展的典型代表。
2021年11月,省委、省政府与教育部举行省部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省职教高地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工作清单。各地、各学校印发了职教高地建设“一地一策”“一校一品”实施方案,21个省直单位积极制定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我省职业教育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一批批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学校迅速成长和强大起来。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由中央和地方共建、由电力行业举办、以电力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校,是中南地区重要的电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也是中原地区唯一由大型央企办学的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拥有河南省电厂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电力智慧供应链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电力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重要科研中心。
学校连续两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省高校前列,每年近60%的毕业生入职国有企业,2022年进入国家电网公司毕业生共158人,其中进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毕业生93人,教育部就业反馈综合评价连续保持A级,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学校。
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首批双高建设院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首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学校、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校90余年,情系水利,初心不改,为黄河70余载岁岁安澜和人民治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培养的20余万名技能人才活跃在大河上下、大江南北,治黄水利人才自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5464公里每一公里都坚守有黄河水院学子。学校被誉为黄河流域水利技能人才的“黄埔军校”和“黄河技干摇篮”。
学校以“双高计划”建设、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等工作为抓手,育人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668项。其中,获得世界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269项、省部级奖项399项。学校曾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连续7次获得一等奖,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12次斩获水利类赛项团体一等奖。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等多项荣誉。
49年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解决兵器工业急需的技术人才而建立,学校因军工而建、靠军工而强、凭军工而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军工传统。
学校是军民融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设试点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15家军工实训基地之一,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建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南阳分中心、北斗(河南)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南阳分中心。
学校坚持把弘扬军工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培养具有“忠”“毅”品性的人;牢固树立军工标准意识,培养具有“严”“细”作风的人;高度重视军工质量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精”“优”质量观念的人,形成了以“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为主要内涵的人才培养特色。根据军工人才需求,大力培养学生军工精神、工匠精神和雷锋精神,培育“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为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为军队和军工系统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到军工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达30%以上,全省军工企业四分之一以上技术技能骨干是该校毕业生,成为军工和地方离不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以竞赛促育人,近三年,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451项,省级奖项1007项,2022年,学生已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在2019—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奖总数排行榜上,学校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11位、河南省之首。
宝丰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由全县7所职业教育培训学校职能及人员整合而成,形成了职业教育有机构、有队伍、有场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宝丰县中等专业学校作为职教中心的二级机构,是我省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典范。
宝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除公共课、专业课外,增加本地文化特色课程。一方面,增加国学课程,加强德育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安排非遗文化课程进校园,把宝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造技艺和宝丰魔术等分门别类安排在日常教学和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许爱好,推动宝丰县非遗后备人才的培养。
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办学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利用旧厂房规划建设汝瓷研究、汽修、机电、魔术研发、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5个实训基地。“理论+实践”“校园+产业”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搭建起技能人才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立交桥”。
守护国家电网、水网,建造大国重器,传承“非遗”……全省职业教育学校在不断发展中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走“一校一品”的发展道路,助力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着职教的力量。
(来源: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记者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