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思创、会创、敢创一体贯通,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2日16:09 来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22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是首批入选的9所高职院校之一。此次入选,是学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等文件精神,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双创文化为引领、以打造双创实践平台为突破点、以营造良好双创生态为保障条件,持续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


  学校坚持双创文化引领,构建立体多元文化体系,强化学生双创意识,促学生思创。学校落实生本理念,在校园内打造双创文化“足迹”景观,开发“水利创新数字博物馆”和校本双创系列微课视频,建立校内“鲲鹏山黄河创新技术体验基地”和校外的黄河双创实践育人基地。通过组织参观,使学生切身体验水利工程创新成就,感受创新在水沙协调的“安澜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河”、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河”建设中的魅力价值。定期召开“黄河之星双创故事会”,学生通过讲述禹、李冰父子等治水人物故事,讲述黄河治理创新发展成就,讲述吴祖太、王化云等优秀校友“创大业”的事迹,感悟“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开拓拼搏”的黄河精神和“求新创业”的水院精神,进而厚植“大业一肩担”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构建“三阶递进”双创课程体系和“双平台”融合的双创实践教学载体,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促学生会创。基于需求导向,贯通衔接“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双创能力培养目标链。开设“通识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基于双平台的双创实践项目课程”三阶递进的双创课程体系,将“双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双创”知识能力基础。校企合作构建“国省市校”四级开放的科创平台和开封市应用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企业需求与科技成果通过平台的小试、中试和标准化生产车间进行转化。基于四级科创平台,建立双创社团进科创平台的“苗子”培育机制,推动水利CAD协会等23个双创社团“苗子”进入对应方向的科创平台,参与课题研发和科技服务项目。学生参与完成水利BIM设计、河清海晏、空天测绘等平台的600余项技术服务项目。基于“以研促创、资源共享”,构建“国省市校”四级开放双创孵化平台,建立动态的“创意种子营-创客苗圃营-创业孵化营”的双创“苗子”培育机制,打造实践场景,创设斯特林发动机设计等65个专业创新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政行校企协同,构建双创资源聚合生态圈,激发学生双创活力,促学生敢创。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引作用,整合行业区域地方资源,依托中国水利职教集团、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和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协同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推进产学研转创对接,创设“需求+供给”互联互通的3个双创资源聚合生态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加大对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奖励力度,促进成果转化。设立“黄河之星创业种子基金”,为优质双创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保障项目实施。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合作建设黄河工程安澜医院,与郑州大学王复明院士团队合作建设坝道工程医院,与黄河明珠集团、开封黄河河务局等企业共建12个产业研究院,技术对接产业,支持项目落地投产走进市场。


  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各类双创大赛中共获得国际奖14项、国家奖226项。学生在各类双创大赛中获得国际奖14项、国家奖226项;在“互联网+”双创大赛、挑战杯等大赛中,获国家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7项;省赛金奖60项、银奖95项、铜奖125项。2021年,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成就展中,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对于学校提升双创工作水平,推进教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服务学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国家级众创空间连续三年以优异成绩通过科技部考核。目前已遴选“种子营”培育项目 8146个,进入“苗圃营”项目247 个,成功孵化河南中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河南庭度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德淼水土流失防治服务有限公司等62家科技型企业,为黄河大堤险工、山西汾河灌渠防渗等工程“强身健体”。


二审:时高玺 责任编辑:潘彦坤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