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做好青年工作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8日19:36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政工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擦亮教师教育特色底色,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组织政工干部撰写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在河南教育宣传网等媒体专题刊发。本篇是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辅导员郑园园谈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体会。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辅导员 郑园园


如果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那么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阐述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开展青年工作、解决青年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引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前沿,与学生联系最紧密,对学生价值引领最直接、影响最深刻的辅导员,我们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做好青年工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强大动力,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用树立远大理想的青年价值观铸魂育人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始终将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好青年”的第一条标准就是“有理想”。在对青年谆谆嘱托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突出要求。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人生道路,也关乎国家未来,是正确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之关键。我们要学会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导青年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鼓励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春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心用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用践行知行合一的青年实践观砥砺担当


二十大报告中“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等勉励和嘱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鲜明的实践导向。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青年学生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科技攻关最前沿和社会服务各领域中挥洒汗水、磨砺成长、勇于担当,将青春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锤炼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用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发展观引领成长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青年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联系“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育人目标和青年发展的正确方向。二十大报告中“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要求,从思想价值、道德品行、能力意志等方面对青年提出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目标要求,同时,将青年发展成才的路径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倡导青年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符合青年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我们要聚焦青年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不断丰富和发展青年学生的社会关系,使其在顺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完善自我、锤炼本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结语


“青年强,则国家强”,肯定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一贯内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现实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予当代青年充分的信任、真切的关爱、严格的要求和殷切的嘱托。我们要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引导青年学生坚持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郑园园 二审:时高玺 责任编辑:任万辉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