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政工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擦亮教师教育特色底色,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组织政工干部撰写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在河南教育宣传网等媒体专题刊发。本篇是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辅导员王丹云谈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体会。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辅导员 王丹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学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我们要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努力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围绕一个“知”字,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强。我们要尊重青年的天性,照顾的青年特点,唯有知其声、知其行、知其情,方可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要“知其声”。微瑕、绝绝子、干饭人、yyds……各种学生喜欢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应接不暇。辅导员要精准分析青年的思维习惯和交流特点,听得懂“网言网语”,学会说“青言青语”,这样才能和学生聊得来、话投机。
要“知其行”。要知道当今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关注度在哪里、日常活动空间在哪里,无论线下线上,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到“学生走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到哪里;学生关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要“知其情”。共情是与人沟通的关键。要坚持学生中心,践行服务宗旨,学会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心灵情感中,步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只有学生真实感受到辅导员是可亲可爱、可信可敬的,我们才能成为学生最可倾诉、最可信任和最可依靠的人。
围绕一个“热”字,做好青年工作的热心人
热能够散发光和亮,传递暖与爱。正因为热爱,所以不畏辛苦;正因为热爱,所以长久坚守。面对热情似火的学生,从事铸魂育人的事业,需要我们辅导员会说热心话、会暖热心肠、会做热心人。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从我们从事的工作讲,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承担着培养造就新时代青年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这要求我们使命在肩、满腔热忱、精育良才、教育报国。
热情面对青年群体。从我们服务的对象讲,大学生正值青年,面对这个热血沸腾、朝气蓬勃的群体,辅导员要主动热情、积极回应,及时研究学生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变化,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办法和新手段。
热诚解决学生需求。从我们学生的需求讲,学生们面临着思想、学习、生活、感情、未来发展上的各种困难困惑困境,我们要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主动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及时化解学生的实际困难,用心用情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围绕一个“引”字,做好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辅导员工作是用心灵陪伴心灵、用灵魂感染灵魂、用青春点燃青春的事业。这需要我们陪伴好学生的成长,校准好学生的航向,指引好学生的成长,努力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引领学生往哪儿去。青春心向党、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要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引领青年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着党走,教育引导学生汲取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把个人理想自觉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现代化共同奋斗之中。
引领学生靠什么。用什么引领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明确答案,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辅导员要学会用党的创新理论坚定学生的信仰,用党的初心使命凝聚青春的力量,引领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引领学生怎么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领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力戒“骄娇”二气,勇于面对成长发展中机遇挑战和艰难险阻,能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中勇于建功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谱写出彩华章。
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作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系“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校之重者”“民之盼者”,用心用情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用智用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矢志培育更多助力师大“双一流”建设的栋梁之才,以优异成绩为建校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