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使命担当 持续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1日19:24 来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使命担当

持续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国崛起规律、对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重视一以贯之,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强调与期待。对高校而言,这不仅是一份闪耀的荣光,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省特色骨干大学,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担当作为,在创新驱动、服务社会上奋勇争先,为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现代化河南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聚焦内涵建设固根基,筑牢长远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博士授权单位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名校、制度治校、文化厚校”战略,推动学校总体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人才队伍这一办学基础夯得更加坚实。这是近年最根本、最基础、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化。学校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引领,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柔性引进与硬引进并举,普遍培养、全面提升与重点扶持、鼓励拔尖相结合,深入推进“两工程两计划”,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人才队伍在规模上的稳步增长和结构上的不断优化。实施“博士化工程”,“十三五”以来共引进博士约400名,培养博士近200名;实施“师资培训工程”,支持近千名教师参加国内访学、博士后合作研究、出国研修等素质提升项目;实施“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使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资助,并逐步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


二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得更加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落到实处。独立设置了素质教育中心,统筹素质教育课程规划与实施;设立美育中心,组建大学美育教研室,增设“大学美育”为全校通识必修课;出版美育教材,创建相应慕课,供全国3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人选修,推动美育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以建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着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获批省级重点学科;推动与省委宣传部共建文化传播学院,着力培养具有政治立场、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先后与红旗渠干部学院、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大别山干部学院、济源市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合作,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打造的“石榴树”育人工程,逐步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的品牌和标杆,受到中央统战部的肯定并向全省推广经验做法。


三是服务社会这一使命担当扛得更加牢稳。对接国家和河南省战略需求,新建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新增省级研究机构10个、省级智库5个。通过实施“学术交流计划”,初步实现了线下学术报告天天有的目标,营造了浓厚的探求真知、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科研氛围。“十三五”以来,学校专家学者依托各级研究机构先后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咨询决策500余项,向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提供的决策建议,研究成果被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30余次。


学校聚精会神抓内涵建设的成效,在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上得到集中体现。近5 年,学校录取分数线稳居省内第三,位列两所“双一流”高校之后。


注重顶层设计强引领,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着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河南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学校科学谋划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本着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近5年的思想,学校提出:到2025年,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特色骨干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初步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到2035年,即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基本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学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的特色在国内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有骨干学科进入全国“一流学科”行列,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拥有一批国内顶尖学者,产生一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为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到本世纪中叶,即社会主义强国建成之时,也是建校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拥有全国一流学科数量明显增加,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具备显著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和重要话语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坚持目标导向抓落实,保障规划落地见效


学校师生普遍反映,学校“十四五”规划承接了国家战略、契合了时代要求、反映了师生意愿,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为了保障“十四五”目标任务和中长期愿景的实现,学校明确提出了以“十大工程”为牵引的规划保障措施: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建立多维评价体系等举措,培育时代新人;实施学科建设培优筑峰工程,通过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结构、统筹学科协调发展、强化“申博”学科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举措,创建一流学科;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强基工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拓宽引才渠道、培育创新团队、加强师德师风、完善分配制度等举措,打造人才高地;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建好科研平台、培育重大项目、完善科研机制、优化学术环境等举措,推出重大成果;实施社会服务能力增效工程,通过新型智库升级、继续教育拓展、社会合作增速等举措,彰显社会担当;实施特色文化品牌塑造工程,通过加快推进精神文化导向平台、环境文化育人平台、学术文化支撑平台、校园文化传播平台、校友文化辐射平台等举措,推动以文化人;实施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工程,通过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加强战略伙伴建设、拓展教师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加速学生国际流动等举措,促进开放发展;实施支撑服务体系完善工程,通过发展资金扩增、幸福校园创建、智慧校园保障、健康校园建设、平安校园治理等举措,强化办学保障;实施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工程,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学术治理等举措,提升治理能力;实施党建引领保障工程,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提升组织建设成效、持续正风肃纪反腐等举措,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美好蓝图已绘就,奋楫扬帆正当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钉钉子精神一步步把“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和中长期愿景变为现实,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党委书记杨宏志。原文刊载于《河南教育》(高等教育)杂志2022年第12期。)


二审:时高玺 责任编辑:梅瑞祥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