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学校消息 > 正文

春日故里旧时光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2日15:34 来源:武汉大学

  窗外斜风细雨,我听着雨滴滴嗒嗒打落在房棚上,虽然节奏无章,却也听着舒心,奏响一曲别具一格的春日交响乐。料峭的南风悄无声息地爬上早樱树梢,鉴湖面皱起,湖边的树婆娑起舞,枝巅上的新叶招摇着预示初露面目的桃月。


  我本是不大喜欢雨天的,但因为是周末,不用出门,也就不必担心裤脚和鞋袜被地上的泥水溅湿,只需静观尘土被雨水一点一点征服。再者说,“春雨贵如油”,一番洗礼后,万物加速生长,啼莺舞燕,暖阳和风,无意间酝酿出几缕更富情调的春日情绪。


  不大会儿雨便停了,朦胧的太阳半依半隐在云端里,我细细端详着,就像很多年前十号院中的微阳,总是被家门口的一棵无花果树挡了去的。身处长江,故里黄河,南北的春天,到底还是不大一样的,却又此长彼伏,婀娜交错。于是,燕子从南方启程,归心似箭,万种心绪向北方铺开,是如轻纱般的哀愁。


  儿时逢人便说最喜欢春天,在那些无所顾忌的闲暇时光里,搬个木头板凳,装模作样地手拿我并不懂的书卷,坐在杂草丛生的庭院一角,倚靠暖暖的墙根,眯着眼探寻南风的轨迹,穿过柳梢,灰瓦,矮墙,香台,树影雀跃,再缓缓地落入阒然无声的石巷。这风停不大会儿,便又从低矮的石巷里出发,轻抚过一只探了头又折返的蚂蚁,掠过麻雀灵动的羽翼,敲了敲邻家姑娘的房门,却不料吃了“闭门羹”,只得悻悻地逃走。


  那日清晨散步,折了几枝沾着晨露的野花,拿回家中,插入瓶里,置在阳台上。翻开桌角旁的老相册,记录了泛黄褪色的时光:父亲光着脚奔跑在犁过的土地里,摔一跤,打两个滚儿,上树掏飞禽,下河摸鱼蛙,日落时提着篮子前去挑野菜。看着看着便停歇了,满屋的茶香让我出了神。顺着香气望去,祖父从屋中端出一泡茶,一壶清澈的水,碧如寒潭,香若幽兰,品上一口,神清气爽,尔后化作一棵静待山雨的茶树。微醺时吟上一首诗: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大概说的就是此刻之景吧,氤氲着清幽的芳香,情绪也随之起舞。儿时爱茶,现在也爱茶;品的是茶,是生命恒久如一的青涩,也是黯然神伤时的一抹春光。


  一直觉得,春天是可以肆意任诗韵在心底流淌的季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我怎可辜负这盎然的春景。换一身新买的衣裳,擦拭鞋底的春泥,偷偷的折下新枝,几番挥舞,再打个结。我徜徉在金水河两旁的葳蕤里,一刻也不肯歇脚。几只麻雀低吻泛起涟漪的金波,再若无其事地溜走。湖面微漾着初恋的波澜,我知道麻雀意犹未尽,只得恋恋地离去。黄昏时分,夕阳总是从榕树深啡色的虬须中沉醉着慢慢西下。我看见河旁的垂钓人依然安坐在余晖里,归巢的昏鸦将最后一抹斜阳衔回自己的归属地。


  不大会儿,向晚的月亮挣扎着跳出,与温柔的南风相撞。晚时的风,捎来了隐匿在白天不肯出来的倦意,抚过散发着慵懒气息的青草,身旁多言的鹦鹉也在笼中睡着了。春天的月亮,总是清透的,没有凝结雨点的湿云叨扰,没有北风无情的呼啸;春天的月亮,总是皎洁的,像穿着布裙的邻家小女,像手持风筝的白衣少年。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春去又回,年复一年。彼时在故里看素净含泪的梨花,在课本里观闹出围墙的红杏,此时在南方欣赏娇媚泼洒的早樱。这里的景虽别具风貌,我仍时常想念故乡,时常萦怀故乡的春天,萦怀一个个被蛰伏的冬日拂去枯萎的日子,一个个桃腮粉面、喜上柳眉的日子。


  大自然的手指轻揉慢捻,一径细弦悄悄地划开时光的湖面,故里的旧春就在这样的音律里,散落一地诗句,摇曳开来。


作者:李汶泽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二审:时高玺 责任编辑:李达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