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积极构建思政课育人、课程思政育人和第二课堂育人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培养时代新人。
办好思政课,打造立德树人主阵地。学校党委把办好思政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六要”标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六要”的嘱托,以马院党组织理论学习和“周四大学堂”为载体,实施思政课教师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工程,组织思政课教师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强信仰、增情怀,全面系统学习马克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影响和带动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开展思政课教师“师徒式”培养,通过“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讲好“四个故事”,把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创办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大别山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纪念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等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教学,讲好“四个故事”,将大别山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打造有红色基因底色和地方特色的思政课。落实“领导上思政课”,拓展思政课教学维度。发挥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实践经验、思维视野等优势,把地方党政领导、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行业翘楚请进思政课堂,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宣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拓展思政课教学维度。贯彻“八个相统一”,推进理论课改革创新。用好集体备课制度和信息化手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根本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打造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心课”。思政课教师全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大提升”活动,优胜者参加省赛,促进教师绽放出“三尺讲台通天下,一腔热血写春秋”的人生华彩。学校思政课教师在2022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四大”活动中,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课程育人亮点。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抓示范,推进课程思政育人全覆盖。立足学校“四大专业集群”,每个专业集群选取3-5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探索,高起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医药卫生类专业集群着力融入大医仁爱的医德医风,商贸服务类专业集群着力融入“义利合一”的儒商文化,师范类专业集群着力融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职业文化,应用技术类专业集群着力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育才”和“育人”有机融合。学校获评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共9门。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被河南省教育厅官网、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组织编印《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优秀案例选集》,收录21个特色案例,为各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提供示范经验。常比赛,培育课程思政育人浓厚氛围。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先后举办2020年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大赛、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暨省赛选拔赛、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赛前教师磨课活动,承办2022年河南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形成竞相出彩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建机制,蹚出课程思政育人路子。学校先后制定《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5个,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生动局面。
创新实践育人,打造第二课堂育人品牌。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实际,遵循育人规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推进实践育人。社团育人走深走实。发挥学生社团在教育引导学生中的特殊作用,坚持以“社团+育人”为抓手,为每个学生社团选派一名指导教师,加强社团活动的思想和价值引领,社团育人成效显著。志愿服务育人有声有色。发挥学校连续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优势,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红马甲成为校园靓丽风景,学生在文明创建实践中提升文明素养、增强主人翁意识。坚持走出去,服务信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参与信阳市重大活动服务、文明交通岗执勤、卫生扫除、义诊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校园文化育人多姿多彩。坚持以美育人,扎实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突出地方传统与地域文化特色,引进“中国烙虎第一人”詹东升、剪纸艺术家许煦、皮影文化传承人李世宏等名师名匠来校授课,引入河南豫剧青年团“梆声豫韵唱起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坚持寓教于乐,每年举办迎新文艺晚会、新春晚会、毕业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艺术展演活动,各教学院部和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歌咏比赛、舞台剧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部门化艺术实践活动,构建“大型活动届次化、小型活动院部化、社团活动规范化、班级活动日常化”的艺术活动体系,形成“年年有主题,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的文化育人氛围,培育形成“校园文化四季歌”等30多个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唱响文化育人大戏。
新时代新征程,奋斗和探索永远在路上。学校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遵循育人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完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