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有“知”有“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日11:03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要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滋”更“有味”,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其中,“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味”是指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以吸引学生汲取营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有知有味”,才能讲到学生的心坎上。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将坚守理论之魂与贴近生活之实结合起来


  “生活即课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和鲜活的实践案例相结合,综合运用专题教学、互动交流、探究分析、实践体验等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设计成理论与现实的“对话”,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弘扬正气,有真有知


  政治引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提高大学生出勤率、抬头率和点头率,真正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大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并将其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寓理于例,贴近生活


  现在的大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泛泛的论述,而希望以具体的例证来阐述高深的理论。多讲生动活泼的内容,寓道理于事例之中,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是增强感染力的必由之路。比如,讲授“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时,“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赠父诗》让不少学生感同身受;在讲述“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时,可以借鉴不同时期的不同电影海报向学生展现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当“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山楂树之恋”这些电影熟悉的主题曲在教室里缓缓流淌时,学生已然融会贯通掌握了课堂知识……


  3.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循序渐进,入脑入心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就要遵循道理的逻辑体系和思维的逻辑顺序。比如,讲民族复兴,不妨先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失去的二百年”;讲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妨从西方世界为何强调“回到马克思”出发,讲讲“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抽丝剥茧、由表及里,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给人以启迪、发人以思考。


  二、将提升教师师能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六要”嘱托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为基础,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善于循序渐进,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色相结合,用学生易懂能懂的语言,爱听爱看的案例,带着情感、带着温度,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1.要找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一堂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是教师和学生能够双向奔赴的美好之旅。大学生之所以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满足个体在适应社会、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以及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受教育者的利益和需要不相关,大学生也不会发自内心地去接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持续提升师能、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契合学生内在需求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好地被大学生接受。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致力于为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与实际问题,也要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人生问题,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咨询、服务和帮助,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明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既是党和国家事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推动自我成长发展、帮助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2.要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作为具有自主意识的00后大学生群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新的“打开方式”来定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理念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晦涩乏味,是“点名课”“刷分课”的现状。譬如,在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多个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片段导入课程思考,可以通过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发起话题讨论等引导大学生深度参与研讨,在激发大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中,以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共振,带领学生共同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走融合教学之路,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专题讲座、拍微电影等贴近生活、灵活多样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要强化大学生的思想认知


  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能让学生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了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既有知识的增益,也有道德的熏陶;既有美的感受,也有真和善的升华。要结合大学生需求,在活跃课堂氛围基础上,注重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对理论知识逻辑的思考。比如,可以针对大学生对历史文化较为感兴趣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中所蕴含的理论思维,放到一定历史背景中进行阐述,将历史和逻辑统一起来,启发学生对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深入思考;可以结合大学生比较关注社会热点的实际,以社会热点为切入口,将社会热点、理论热点和贴近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思想热点与所要阐述的理论观点相结合,激发大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大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将依托教育载体与丰富教学模式结合起来


  注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优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度基础上,持续提升影像、音乐和诗词,典型案例、警句格言和寓言故事等,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融进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故事,再通过唯美的、现代的艺术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所悟、有所思。


  1.要善使“互联网+”


  基于“00 后”大学生成长环境,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一本教案走天下”教学模式,结合青年人的关注热点和理想诉求,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应用技术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积极引导、主动发声,使思想工作更具有时代感、吸引力、说服力,通过教学“圈粉”;用好“互联网+”,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手段,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枯燥范畴,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青年学生们的关照与服务的阵地能紧跟青年学生们的脚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有效传达,在“知味结合”中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领他们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2.要善于教学“留白”


  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留白,即在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要适当设悬,给学生留下思考与探究的余地,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运用案例导入、典故或者实物创设情境导入、巧设疑问导入、故事导入、习语导入等在教学导入环节留白,也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活动设计等,在课堂讲授中留白,也可以在课堂小结中留白,把一部分结论还给学生想,留给学生自己总结,巩固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填补空白时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要善用“味道”表达


  一堂好课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关键,必不可少地要包含美丽的教学口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大学生带进理论知识的殿堂,开启心智启润的成长,体验精神丰盈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深入浅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理论味道和思想深度,又要语言内容浅显,具有亲和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理论化表达和知识性传输,也要善用时代趣味性语言讲解理论,才易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熟稔于心,将经典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融入课堂,让学生享受理论之美和思想滋养。将信手拈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融合,定会相映生辉,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冯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本文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2年教研项目《有“知”有“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优化路径研究》(zhjy22-128)阶段性成果。


作者:冯 炯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玉琪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