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是应用型高校激发活力、增强实力与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周口师范学院网络工程学院通过AI赋能教学资源构建与课堂形成性评价,从迭代发展式“双创”平台建设、在线实践教学与质量分析平台研发、多层级教学案例构建三个方面加强内涵建设,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 迭代发展式“双创”平台建设。
以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导向,以智慧农业、智慧教育等项目为依托,通过校企与校地共建以工程应用与思维创新为主体的迭代发展式“双创”平台,促进项目化教学中算法创新、应用开发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 在线实践教学与质量分析平台研发。
以实践教学创新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共享与项目协作管理为基础,研发“产学研创”并进式在线实践教学与质量分析平台;教师从实验数据构造(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算法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算法应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三个层面指导学生完成指定项目,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同时实现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及面向教学问题反馈与教学方法改进的精准教学质量分析。
三、 多层级教学案例构建。
以多主体参与式教学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新形态教材开发为着力点,构建“学习-实践-创新”层级递进式教学案例。根据专业与工程知识学习、理论研究与算法创新以及应用拓展与创新创业三个层级,在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中设计针对学生学习、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与工程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方式实现教学案例的持续更新,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不同层级教学案例的有机融合。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周口师范学院网络工程学院将持续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努力在“应用-数据-模型”循环优化框架下不断提高AI赋能教学资源构建与课堂形成性评价的精度与可靠性,全面打造“产学研创”融通创新的教育教学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