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创新打造“青春志愿行”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盲盒公益”“主题讲座”“生态敬老”三大创意板块,以“沉浸式体验+理论赋能+代际传承”的创新模式,推动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焕发新活力,构建起立体化志愿服务矩阵。
拆盲盒做公益:200份神秘任务掀起校园志愿热浪。会计学院创新推出“盒你一起,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通过趣味盲盒形式,吸引全校500余名师生参与,在校园内掀起践行雷锋精神的新热潮。现场设立的“雷锋盲盒驿站”格外引人注目,200个精心设计的信封盲盒整齐陈列,每个盲盒内装有不同的志愿服务任务卡。任务内容涵盖“单车摆放”“校园环保卫士”“爱心纸箱回收”等公益项目,参与者随机领取任务后需在24小时内完成,凭服务凭证和照片可兑换志愿服务证书等纪念品。“这个设计太有创意了!”活动现场,24会计信息管理2班的学生韩晨雨抽到“为宿管阿姨送暖心茶”的任务后兴奋地说。此次特别采用“任务盲盒+线上打卡”的创新模式,参与者完成任务后需在社交媒体发布#新时代雷锋日记#话题,分享服务过程的图文视频,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正能量传播网络。
办讲座共同听:解码雷锋精神的核心基因。学院邀请老教师冯连波教授举办讲座,为学生们讲述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他生动再现了雷锋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从平凡的岗位到不平凡的奉献,每一个故事都深深触动着在场师生的心弦。冯连波深入剖析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他指出,雷锋精神的核心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于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冯老师勉励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之中。在谈到如何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冯连波老师提出了“学而不厌,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他鼓励同学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发奋学习,永不懈怠,并希望同学们能够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争当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借青绿传温情:养老院里绽放跨代际的春天。3月12日,会计学院组织20余名志愿者前往天佑安康敬老院开展“暖春伴老·手植绿意”植树节主题活动,通过创意手工与文艺演出为老人送去春日温暖。活动将传统敬老美德与生态环保理念有机融合,创新打造出别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在春意盎然的庭院里,志愿者们与老人结对开展“指尖植树”创意手工,彩泥、卡纸等材料在老少协同创作中焕发生机。志愿者握着李奶奶的手,将彩泥揉捏成苍劲的枝干,“奶奶年轻时是园艺师,她教我如何塑造更自然的树形”。才艺展示环节中,志愿者们带来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经典老歌联唱引发全场共鸣,手语舞《春暖花开》以肢体语言传递温暖,改编小品《时光照相馆》用幽默方式展现代际温情。82岁的张爷爷即兴献唱京剧选段,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活动特别设置“时光信箱”,收录老人们手写的春日寄语,将在来年植树节开启。最终,活动共完成生态艺术作品32件,经专业封装处理后陈列于养老院公共空间。
从盲盒驿站到理论课堂,从数字空间到养老院落,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通过三大维度构建起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体系。会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凡谈到,要让“三月行动”升级为“全年陪伴”,真正实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