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3月18日下午,郑州工商学院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原科技学院、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和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共7所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60余名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座谈会,通过场馆实践教学观摩、省级“大比武”获奖老师教学展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思政课教师交流,深度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此次活动由郑州工商学院主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胡宪刚名师工作室协办。
座谈会现场
活动伊始,郑州工商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提致辞,她指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努力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重视马院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夯实思政课发展基础;三是注重协同发力,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大思政课改革力度;五是坚持协同联动,聚集构建思政课格局的整体合力。郑州工商学院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高标准、鲜明特色的大型“思政课”平台,旨在深化高校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与合作,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思政课程的创新发展,为培养能够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郑州工商学院思政课教师李美慧实践教学展示
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内,郑州工商学院思政课教师李美慧以“为什么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为主题,在精神谱系馆进行实践教学展示,学生通过时空对话,深情演讲,情景演绎等多种方式,仿佛跨越了时空界限,融入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画卷之中,深刻体验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所蕴含的深远教育意义。
河南省思政课“大比武”获奖教师教学展示
座谈会由郑州工商学院马院院长赵姗主持,第一个环节由荣获河南省思政课“大比武”特等奖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王雨老师和荣获河南省思政课“大比武”一等奖的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亚鹏老师分别进行教学展示,精彩授课展现了他们的教学风采和思政教育的魅力,获得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热烈掌声。
第二个环节,七所学校的马院院长纷纷发言,从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入交流研讨。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胡宪刚工作室负责人胡宪刚
胡宪刚从顶层设计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维度,强调马院的建设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更离不开一群怀揣热情、注重学习、踏实能干思政课教师的奉献,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了思政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了力量。
郑州工商学院马院院长、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赵姗
赵姗从两方面分享了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特色育人举措。一是推进焦裕禄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二是依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进行思政课沉浸式教学和课程化开发,构建“1+3+N”馆课结合教学体系,即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一条主线,开发系列微视频、课程设计、理论研究三位一体的课程化开发体系。
中原科技学院马院院长、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朱媛
朱媛以“创新主渠道教学,在善用社会大课堂中提升思政引领力”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核心作用,她指出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同时积极采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和途径,将思政课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紧密结合,是提升思政教育引领力的关键所在。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院院长、郑州市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彩霞
梁彩霞以“信仰、情怀、专业”三个关键词为核心,深刻阐述了上好思政课的精髓,她指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性要体现在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功底、科学的教育理念、适切的教学方法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李立功
李立功针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四项创新举措:第一,确保党的创新理论“零时差”地融入教学之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第二,重点关注学情分析,精心构建针对性强的问题链教学模式;第三,实施“四联四通”实践教学策略,创新性地打造移动思政课堂,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第四,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人才库,为思政课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马院院长王利蕊
王利蕊指出思政课的构建应当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一是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探索“艺术+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二是利用社会大课堂,探索实践+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注重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激发自我提升动力。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王艳芳
王艳芳指出,为了构建一支卓越的师资团队,思政课教师迫切需要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和专业成长平台,通过这些途径,教师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本次座谈会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协同联动、七校共建、优势互补、特色互鉴,进一步凝聚了思政建设合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开创了思政课建设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