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李大钊在郑荥密调研100周年,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25年,李大钊赴郑荥密调研,对土地革命问题进行先期探索,发表了光辉著作《土地与农民》。后被毛泽东编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作为教材,对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产生了重要影响。2023年至今,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拍摄制作了系列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红色云课堂。其中《李大钊在郑荥密调研》被教育部选入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备课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单元。
3月20日—21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新密市教育局、新密市关工委、新密市老促会、郑州科技学院、新密市八一红军小学等多单位多学校举行了“纪念李大钊在新密调研100周年”研学活动,重走李大钊在郑荥密的调研路线,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创造“行走的思政课”,开创了新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新密市八一红军小学李大钊中队、张书印中队学生代表,郑州科技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一站——二七区水磨村
水磨村是李大钊调研的第一个村。水磨村农协旧址,位于郑州市西南、二七区马寨镇水磨村张氏宗祠,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25年秋,李大钊在郑州市委交通员张丙戌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郑荥密边区的农民运动。调查期间,李大钊在水磨村发出了“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的号召。
师生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水磨农民协会陈列室,通过历史文物、影像资料详细了解了李大钊同志当年深入水磨村调研农民土地、人口、收入等情况,指导建立农民自卫组织,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历程。
在郑州二七区水磨村农民协会旧址研学
第二站——新密市白寨镇刘堂村
刘堂庙革命旧址位于密北白寨镇,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25年8月,经戴培源、张伯超等人多方努力,在刘堂成立起密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刘堂农民协会。李大钊在郑州市委交通员张丙戌、密县县委书记张书印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郑荥密边区的农民运动。在刘堂,李大钊会见了在郑荥密一带开展农民运动的地下党员戴培源、胡伦、肖人鹄等人,详细询问了当地农村农民运动情况。1925年冬,共产党员罗思危、霍运甫等在刘堂庙中秘密活动、发展党员,于1926年2月在刘堂庙宣布成立刘堂第一个党组织。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旧址内的展览室,展览室内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众多红色文化书籍,它们或存史、或论证、或记录先烈故事……这些书籍门类众多,但无一不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在灯光下晕染出红色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刘堂庙革命旧址研学
第三站:新密市岳村镇王家沟
岳村镇王家沟尹家台是李大钊密县会议旧址,李大钊在郑荥密调研后,在张丙戌、申同兴的陪同下,来到尹家台召开会议,中共密县县委书记张书印参加了会议,汇报了豫西农民运动情况,李大钊在这里发出了今冬明春迅速建立农会组织,扩大农民自卫军的指示。第二天,李大钊、赵世炎一行在尹光明带领下,经超化到达进化村。
尹家台李大钊会议旧址,1925年王若飞、邓恩铭、戴培源曾经到这里巡视,并召开农会和地下党员会议。1926年春,陈延年、赵世炎来到尹家台召开会议,传达党的指示,张书印、尹光明等参加了会议,对农民运动作了部署。
1926年春,李大钊的《土地与农民》发表之后,地下党员尹光明领取2000本《土地与农民》及党的秘密文件,骑毛驴到豫西40多个县散发,传达了党的精神,推进了豫西农民运动。
在李大钊会议旧址研学
第四站:新密市大隗镇进化村
张书印故居是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新密市委组织部、新密市委党校命名的“新密市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张书印生于1902年,是密县第一位共产党员,1922年经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介绍入党,曾任密县县委书记、豫西地委书记、中共密县特支书记,在李大钊、王若飞等领导下,在密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奉党的指示参与组织“中原兵变”组织红十五军,失败后被杀害,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师生在这里举行了隆重仪式,向刚刚落成的张书印雕像敬献了花篮,新密市老促会常务理事张怀州向师生讲述了李大钊在这里的留下的光辉足迹,缅怀了张书印的英雄事迹,张书印的爱国诗篇“大优中国千百孔,民散外侮内耗盛。青春少年当扛鼎,还有华夏世界雄”响彻长空。
在新密市大隗镇张书印故居研学
新密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王淑芳向张书印纪念馆特邀顾问楚明锟、张爱卿、冯辉、陈少海、李宗寅、张怀州、高永清、刘海洲、马建敏等颁发了聘书。
同学们走进张书印故居,了解张书印领导密县革命斗争的历史,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一段段感人的革命故事,展现了张书印同志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最后,各位专家学者举行了“纪念李大钊郑荥密调研100周年座谈会”。大家观看了《李大钊在郑荥密预调研》专题片。在发言环节,大家纷纷表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路径,李大钊先生郑荥密调研开创了我们党重视调研研究,研究国情,面对实际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启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历史十分珍贵,值得深入研究,弘扬优良传统;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开门办好大思政,把中国共产党在当地的光辉实践纳入大课堂,丰富了教学内涵,深化的思政效果,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增进获得感、成长感;多校协同、大中小学协同开展思政研学,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研究优势,发挥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整合优势。
举行纪念李大钊在郑荥密调研100周年座谈会
这次研学活动,使同学们深刻意识到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学们在参观学习后表示,学习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当代学子的历史责任。参观学习中先烈事迹震撼人心,学生们表示,一定要把先烈追求真理、坚定信仰,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传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