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教师教育 > 正文

以生命之光照亮教育星河

——追忆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教师赵姝睿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11:09 来源:河南教师教育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呼唤新时代的大先生。这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教育家精神为底色,心怀“国之大者”,肩扛育人使命。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教师赵姝睿正是这样一位践行者。她用年轻的生命与病魔抗争,用笑容和坚韧面对教学的最后时刻;她的生命虽在27岁定格,但书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教育赞歌,闪耀着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永远留在一些人的心中。


5月11日,也即母亲节这天,带着全校老师的心意,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校长靳凡玮和几位教师代表走进赵姝睿老师的家。在和赵姝睿爸妈的交谈中,那些关于生命、坚韧与爱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仍给人以星光和力量。


直面生死,以责任担当践行使命



2021年10月8日,赵姝睿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踏入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彼时的她,如同一颗刚刚升起的新星,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然而,在入职后的短短一个月,命运的齿轮开始了无情的转动。2021年11月21日,赵姝睿发现自己身体长了一个小东西,11月26日在郑大一附院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后,医生更是告知她仅有3到5年的生命。这一消息,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晴天霹雳,更何况是一个正处于花样年华、怀揣教育梦想的年轻女孩。


对此,赵姝睿老师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平静与坚强。她安慰悲痛欲绝的父母,坚定地说自己一定会战胜病魔。那话语中蕴含的力量,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这份直面生死的从容,正是源于她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出院后的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坚持奋斗,用笑容行动坚守岗位


在校园里,赵姝睿依旧是阳光灿烂的赵老师。每天,赵姝睿坚持早来晚走,与同事热烈研讨备课,和学生愉快地学习交流,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比赛。在课堂上,她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巧,将知识如涓涓细流般注入学生心中,赢得学生的爱戴;在舞台上,她以独特的魅力、甜美的嗓音和对语言艺术的专业理解,成为师生瞩目的焦点;在生活中,她的笑容似温暖春风,传递着乐观与能量……她的善良与真诚如冬日暖阳,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没有人听到赵姝睿的一声消极抱怨。每次去医院治疗时,她都笑着对大家说是定期复查,很快就会归来。可谁又知道,在治疗过程中,赵姝睿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有时下班到家,她只能倒在沙发上蜷缩成一团。可即便如此,当她走出家门,依旧活力四射,始终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父亲心疼她,多次劝说她向学校说明真实情况,在家休养或是换个轻松的岗位,可她从未同意。赵姝睿发自内心地说,她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和老师们并肩奋斗,虽然工作忙碌辛苦,但这是她的幸福源泉。她用行动诠释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大爱奉献。


精益求精,不断磨砺教学艺术


2022年7月,为了参加“诗词里的河南”诵读活动,赵姝睿不顾身体的疲惫,每天下班后用心准备,反复练习,视频录制、修改了一次又一次,只为追求完美。2023年,在第74个少先队建队日活动中,赵姝睿作为主持人,对每项准备工作都精益求精,从活动安排到文案撰写、从组织协调到小主持培训……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始终一丝不苟。新密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成立时,作为核心成员,她加班加点撰写方案、组建团队,力求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靳校长,我检查完了,医生说按时复查就可以,我明天按时到校上班!”这是赵姝睿无数次检查完后说的话。按她的病情,她完全有理由多休息几天,可她却总是不愿耽误一节课,不愿让学生落下任何知识。



在她离开学校的日子里,钉钉群中经常有学生询问:“赵老师,您是不是生病了?”“赵老师,您好点了吗?我们想您了”“赵老师,您在哪儿?我们想去看您!”一句句的话语饱含着学生对她深深的思念与牵挂。这些师生情谊也成了最催泪的教育勋章,不仅诠释着赵姝睿“心有大我”的理想信念,也见证着她“爱生奉献”的师者仁心。


正是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学生的热爱,让她在工作中不断发光发热,也在不同领域展现着自己的风采。在不足3年的教学生涯中,赵姝睿获得全国真爱书友会“优秀学员”、郑州市朗读比赛一等奖、新密市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一等奖、新密市优秀团干部、新密市艺术大赛优秀辅导教师、乒乓球比赛二等奖等荣誉。而这一切都是在与病魔抢时间的缝隙里淬炼出的!



活成榜样,用生命诠释教育信仰


2024年7月,赵姝睿最后一次来到学校请假。那时的她,已经知道自己病情严重,但依旧满脸阳光,轻松淡然。她告诉校长,这次治疗时间会比较长,这个学期恐怕无法兼顾学校工作,还叮嘱其他同事不要担心,自己很快会康复归来。她又一次用微笑和从容瞒过了众人的眼睛,直到生命最后,她都在用乐观积极的态度,给予身边人温暖与力量。



“好好活着”,这简单的四个字,是赵姝睿留给父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父母深深的爱与牵挂,更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2024年11月,赵姝睿离开了这个世界。在确诊后的1095天里,赵姝睿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治疗放化疗共21次,但她依然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坚定地带着200名学生在追光中走过四季,在快乐中绽放光彩。她用最美的姿态活出了生命的意义,恰似教育工作者“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人格丰碑。


在赵姝睿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生命教育不是讲述道理,而是活成榜样。”的确,赵姝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一个积极进取、温暖世界的人。她用行动践行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追求与誓言。让我们以她为榜样,传承教育家精神,勇担育人使命,让这份生命的美好与温暖,永远传递下去,在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教育答卷!


责编:侯心雨 作者:靳凡玮 二审:韩玉兵 三审:鲁娜娜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