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艺术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推动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5月21日下午,信阳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美术与设计学院于图书馆一楼隆重启幕“艺术绘红脉 思政润初心”2023级学生美术作品专题展。校党委书记甘蔗率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开幕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及大别山红色美育工作室成员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以美铸魂:三维度擘画思政育人新图景
开幕式上,甘蔗书记高度肯定此次跨学科实践的创新价值,强调要立足“大思政”格局,将红色基因转化为育人资源。他提出三点实践路径:以培根铸魂守正创新,让革命薪火通过艺术创作薪火相传;以时代笔触描摹奋进征程,使艺术实践与党的理论同频共振;以协同育人构建育人共同体,推动艺术与思政在融合中实现质的跃升。三维度构想为新时代信阳艺术职业学院思政教育提供了“价值塑造-艺术表达-实践转化”的闭环育人范式。
丹青映初心:百幅作品构建精神谱系
步入展厅,涵盖油画、国画、水彩、剪纸、手工等多元载体的艺术作品构成沉浸式思政课堂。此次作品展以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创作者以青年学生视角重构红色记忆:作品或以重彩壁画再现革命烽烟,或用工笔长卷勾勒时代印记,或以水彩速写记录奋斗足迹。从五四运动的觉醒呐喊到新时代的强国有我,从革命历史的红色记忆到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青年学子以刀笔为媒,在展区铺展出一部跨越百年的精神史诗。
协同育人:打造实践教学新生态
本次展览突破传统思政课堂边界,构建起“思政引领+美育浸润+专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推出“美术中的思政”“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活动,美术与设计学院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作品设计”“艺术思政”等实践项目,成功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堂的边界,构建了全新的育人生态。
启航新征程: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展览为基点,立足“大思政”格局,继续主动作为,计划本年度陆续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项目,联动美术与设计学院、机电学院打造“大国重器”工业设计展,与文化与旅游学院合作创作“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等,持续拓展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逐步构建覆盖全校的“专业+思政”实践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