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开封市举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暨“1+5+2”结对共建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0日15:03 来源:教育时报


6月19日,开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暨“1+5+2”结对共建活动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南大学、开封市委宣传部、开封市教体局主办,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旨在落实《开封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要求,以结对提升共建为契机,不断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教学水平,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开封市副市长刘震出席活动并讲话。开封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 驻汴高校、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市属学校书记、党建指导员,各县区委宣传部、教体局、思政教研员,以及市委党校、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相关负责人等24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开封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耿振勇主持。



杨萌芽介绍了河南大学的思政课建设成果,强调未来将进一步促进河南大学与开封市大中小学的市校互动、校际协同、校社联动,推动开封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衔接,确保各个学段各尽其力、各有所为、各见其效,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刘震指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贯穿学生成长全周期的系统工程,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他提出,推进大中小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系统课程;要深化跨界联动,构建全民参与的协同格局;要深化共建共享,培养一体贯通的师资队伍。





推进会上,开封市5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作共同体结对签约。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会敏,开封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开封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建春为“开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领单位”开封市委党校及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颁牌。


在教学展示环节,来自开封市大中小学的4位教师,围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授课主题,进行了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展示。



开封市金明小学教师白璐以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一课时《改革创新谋发展》为主题,精心设计“祖孙三代比童年、感受巨变谈改革、展示成就赞英模、科教兴国向未来”四大教学环节,通过对比三代人童年生活的时代变迁,系统梳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生动展现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深度解析科教兴国的战略力量,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改革创新对国家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创新进取的责任意识。



开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王倩以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延续文化血脉》为题,结合开封文化,巧妙设计“画卷穿梭溯古今、文化赋能话发展、青春聚力创未来”三个教学环节,运用"画卷穿梭"的创意形式,将开封的《清明上河图》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古今对比的沉浸式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认同。同时,她立足本土特色,选取文旅融合、口袋公园等鲜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开放性讨论与实践倡议,引导学生将文化认同感转化为行动自觉。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教师刘娟以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课第一课时《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课题,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主线,创设“新发展理念赋能高品质生活”总议题及五个分议题,巧妙结合开封特色,将《清明上河图》的古代繁华与现代智能生产线并置,构建跨越千年的思辨空间,使“高质量发展”具象化为家乡的可喜变化,激发学生从热爱家乡到涵养家国情怀。课堂以“现象—问题—对策”为探究链条,通过议学展示等学生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行动自觉,主动参与家乡建设。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沈贺以《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解读》为参考,以《以高效能治理赋能高品质生活》为题,以“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做”为逻辑主线,讲述了何为高品质生活、推动人民高品质生活的举措、以高效能治理赋能高品质生活等三个问题,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论述及5月19至20日到洛阳、郑州等地考察调研的相关指示精神融入课程,将河南、开封及河南大学等本地案例和身边故事融入课程,引导学生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贡献青春之力。  






开封市教科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郭瑜、开封市委党校副教授苑志钢、开封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凯、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嘉尧分别对4位老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点评。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欧健进行了总体点评,对4位老师通过不同学段的分层设计形成由浅入深、逐级递进的学习链条,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深刻内涵,形成价值观的阶梯式培养等进行了肯定。


此次活动打破了学段壁垒,推动了教育资源协同创新、教师团队共建共享,在共同备课、研讨中,优化教学逻辑,形成教育合力,彰显了“大思政课”理念。此次集体备课以新时代发展成果为素材,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两高四着力”,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生动反映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逻辑,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提供了有效路径,实现了教育逻辑与时代命题的同频共振,彰显了时代命题的教育价值。


(来源: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 记者 程振华)


责编:姚梦迪 二审:杜帅鹏 三审:侯军锋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