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18日,为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郑州美术学院理事长王远,校长石品,副校长杨钢、丁孝佳,特聘教授陈涛,造型艺术系主任杨淑馨,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魏凯,产品设计系主任徐楠、环境设计系系务委员王红,视觉传达设计系系务委员姚婷、张璐(工艺美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系务委员孙俊芳等一行十二人组成考察团赴中国美术学院考察交流。
6 月17 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与郑州美术学院工作交流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傅巧玲,教务处处长陈正达,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韩璐,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中心副主任章小平,社会合作处副处长丰嫦,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毛腾,中国画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杜昕、办公室干部秦臻等参加座谈会。 傅巧玲对考察团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情况,特别是良渚校区创新设计学院等教学单位在产教融合、学科建设、国际交流方面的创新发展模式。她指出,今天的社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性素养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未来美院的发展要强调学科基础建设,要走特色化有内涵的发展路径。她强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使命担当,学校要办得好,要看这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美术院校要拿作品说话,要承担起高水平美术院校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此,中国美院一直在奋力前行。 作为教务处长,陈正达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创作以及 2025 届毕业生作品展的整体情况。他特别强调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风教风建设。他提到学校的教风状态,老师坚守课堂,是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学校学科建设能取得好成绩,更多的是老师们的上课的认真和投入,这是从骨子里责任,所以课堂是他们的生命线。从总体的构化和谋划的角度,成为一流专业建设的主体骨架,从职能部门的角度做了这样的沟通,老师们守好他的课堂,一代代传承做好教学工作。” 座谈会上,王远对中国美术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诚挚感谢,他谈到,中国美院的毕业展已经做成了杭州的文化名片,从展示的效果,课题的深度各个方面呈现教学成果显著,反映出老师和学生们从各方面的认真投入,特别是师生关注人本生活的细微之处,对传统文化挖掘梳理,非常感人。中国美院在对学生培养的各方面支持力度,认知培养、创新能力、艺术表达结合国家政策的引导非常值得借鉴。 石品简要介绍郑州美术学院的办学情况,他谈到,中国美院教学成就享誉全国,在艺术教育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有许多学校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希望通过此次考察学习交流,助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发展。 随后,双方就毕业设计选题与管理、项目式教学模式、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实训实践、课程思政以及展览策划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座谈会后,双方互赠师生设计作品集。 双方互赠作品集 6月15-18日,沉浸式体验中国美院毕业季,感受艺术教育前沿脉动。在为期数天的考察行程中,郑州美术学院考察团在王远理事长的带领下,深度沉浸于中国美术学院盛大的毕业季展览现场,亲身感受了这所顶尖艺术学府的教学成果与创新活力。 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良渚校区、南山校区及浙江美术馆、世界旅游博览馆等多个展区,全面覆盖了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电影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院、绘画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南特设计联合学院等众多教学单位的毕业作品展。 “七十二变.2025 毕业季”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作品展诸多特色,精彩纷呈,主题寓意深刻,作品形式丰富,学科特色鲜明,体现时代与传统融合,强调科技与艺术结合,关注生活与社会问题,使得参观团一行受益匪浅。 考察团成员对象山校区和良渚校区的展览印象深刻。从创新设计学院的“临界观测”、视觉传播学院的“形而上下”、工业设计学院的“无极生生”、时尚设计学院的“分身有道”,到南特设计联合学院的“跨界生变,设计向量”、文创中心的“剧变:愿景剧场”,展览主题多元前沿,作品呈现极具创造力与实验性。大家深切感受到中国美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的育人路径,作品选题深刻、表达手法丰富、视觉效果震撼,充分展现了学校卓越的人才培养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浙江美术馆,绘画艺术学院展现的毕业生作品扎实功底、深度探索与时代关切,以及与跨媒体艺术学院极具实验性、前沿性的跨界探索(涵盖影像、VR、互动艺术等)形成强烈共振,清晰呈现了中国美院 坚守绘画本体价值与拥抱科技思想前沿并重的育人路径,为美术类院校拓展多元化艺术人才培养与表达边界树立了标杆。 “黑神话一悟空”艺术展(南山校区),作为本次考察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给考察团带来了强烈震撼。展览生动呈现了中国美术学院在学科跨界融合、社会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创新以及传统文化当代转化方面的卓越实践。其成功经验为郑州美术学院探索如何将传统艺术资源有效融入当代教学与实践、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本。 本次中国美术学院之行是学校考察学习高水平美术学院的第五站。通过零距离观摩高水平作品、感受前沿教学理念、洞察艺术教育发展趋势,考察团成员深受启发,不仅拓宽了艺术视野,更对中国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式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不仅让我们从中国美术学院的办学成就中受到启发引领,同时,也促进了两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学校将以此考察学习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美院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美术育人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