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源于1984年初创的企业管理专业,作为学校历史最悠久、获评省级教学质量荣誉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始终以“管理让工作更有效益”为宗旨,深度对接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创新构建“三链贯通・四合驱动”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管理+技术”复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一、纵向贯通“三链”,筑牢专业发展根基
课程耦合链:打造“理论+技术”融合课程体系
以“让管理成为技术”为培养标准,构建专业基础课筑基、特色方向课分流的立体化课程矩阵。在夯实管理学、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等核心理论的基础上,设置三大特色培养方向供学生做个性化学习选择:企业数字化管理方向聚焦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与企业管理应用;精益管理方向强化质量管理、企业经营模拟实战;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突出绩效与薪酬设计、员工关系管理,实现管理理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实践联动链:构建“学练赛创”育人闭环
秉持一条主线、两个要求、三个提升的专业建设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整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育人资源,保证每门课程开设专业实践训练环节,倡导以赛代练、以赛促教机制,推动学生大量参与大学生创新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学科竞赛,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数字化管理技术培养,形成“理念引导—体系保障—成果呈现—驱动推进”的“1234・四合”培养模式。
师资引擎链:锻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依托省级教学团队,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70%以上教师具备企业实战经历或行业认证资质,形成理论教学与案例实操并重、校内导师与企业高管协同的师资格局,确保课堂内容与行业前沿同频共振。
二、横向协同“四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标协同:锚定数字经济人才需求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精准对接企事业单位对综合管理、决策支持人才的需求,将企业家精神、沟通能力与人文素养融入培养全过程,着力塑造基础扎实、技术突出、实践能力强的新时代管理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骨干。
资源协同:整合多元育人平台
依托校内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与智慧校园系统,联动中信重工、亿拓管理咨询公司、洛阳大张等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构建“课堂教学—仿真实训—企业轮岗”一体化培养场景。企业高管定期授课、行业专家专题讲座年均超20场,实现教学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评价协同:构建多元考核体系
突破传统考核模式,建立“过程性评价+实践成果+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机制,将企业数字化管理技能、实习实践表现、创新创业成果纳入毕业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在管理思维、沟通协作、技术应用等维度的增值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标准高度契合。
发展协同:畅通职业成长路径
毕业生广泛就业于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中外工商企业,从事经济管理、预测规划、决策支持等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突出的实践能力,毕业5年即可成长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形成入学有方向、毕业有保障、发展有潜力的良性育人生态。
三、建设成效:省级标杆专业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专业建设成果丰硕:2009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2012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获批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多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作为一流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始终以成熟的培养模式、鲜明的办学特色,助力无数学子站在职业发展的高起点,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攀事业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