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多次在不同场合、会议上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我们做好国家安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场域。郑州科技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校,历来重视国家安全教育: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拓宽教育载体、营造文化氛围、完善队伍建设,构建“四位一体”的国家安全教育格局,引导青年学生做国家安全的维护者、先行者、践行者,坚决筑牢国家安全的校园防线。
一、完善体制机制,凝聚国家安全教育的合力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一样承办者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民办高校因投资主体不同于公办高校,其领导方式也不同于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郑州科技学院立足实际,探索实施校党委、董事会与校行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模式,通过党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等方式合力做好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规划和指导。成立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组织谋划工作,并使之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结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调研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情况,指导、督促、协调各部门开展好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国家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还通过专家报告会、专题会议等方式,让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尽管各自工作性质和特征不同,都是国家安全教育的主体,都要立足本职岗位,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是衡量学校国家安全教育落实成效的重要标准。学校把教师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表现纳入绩效考核,把学生参与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及相关课程学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评优评先等重要参考。研究提出评价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效果评估。
二、拓展教育载体,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
(一)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
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课堂教育是根本。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的安全观,进而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党和国家的制度,在行动上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学校按照《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开设要求,纳入学时学分(1学分,16学时)。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将国家安全知识全流程纳入相关课程体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对所有大一新生进行军训活动,按规定有计划地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把学生军训与国家安全教育相结合,把军训打造成国家安全教育和实践育人平台,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地落实。
(二)在实践基地体验中强化国家安全教育
学校投资千万元建设思政教育体验教学中心,打造思政课教学改革基地、国家安全教育体验教学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将信息瀑布流、360度环幕电影、电子翻书、飞屏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国家安全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根据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学生专业特点和本地资源特色,精心设计具备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积极遴选并制作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并注重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时代转化,真正打造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验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学内容有机串联,力争使理论活起来、课堂炫起来,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推动构建“教师讲授+虚拟仿真+交互体验+反馈优化+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国家安全教育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打造国家安全教育网络云平台。整合国家安全教育案例库资源和公开课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读本、素材库、案例库、课件、教案、微课等教学资源。公开课综合运用了数字建模、虚拟成像等新兴技术,构建学生跨时空对话、体验的浸润式网络课堂,努力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利用超星慕课平台推出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灵活安排学期教学。依托学校“两微一端”和学生社团微信公众号,联动各学院线上媒体资源,开展国家安全网络专题宣传教育。
(四)社会实践中提升国家安全教育实效
组织或参与开发体现国家安全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戏剧、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充分整合并广泛利用已建立的国防教育基地、红色革命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进一步打造集主题教育、模拟演练、教师研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在实践基地进行体验、实践模拟、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强化师生体验感和参与感。例如,在2022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期间,我校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万北学校,开展谨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受到当地居民一致好评和热烈反响。2024年10月11日,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河南教育赛道选拔赛暨“嵩山杯”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在郑州中国网络空间安全科技馆举办,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李志伟、巩一德和宋钊瑜组成的ZKY教工队获得职工组三等奖,由轩辕浩、孟星辰和崔浩楠组成的“长右战队”、李怡佳、黄佳奇和孙浩勋组成的“长左战队”,以及任真帧、王依晨和侯月欣组成的“啥都不会队”均获得学生组三等奖。2024年,学校保卫处着力推进校园消防、防诈骗、普法阵地建设,通过包括消防站实地参观演练、普法知识进校园、特邀多领域专家开展安全教育系列讲座等形式,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帮助我校学生积极树立国家大安全格局和校园安全系统观念。
三、普及安全文化,营造国家安全教育的氛围
学校立足实践,努力打造全媒体宣传、全资源融入、全方位覆盖的宣传态势,营造了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良好校园氛围。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召开主题班(团)会等,向师生普及国家安全知识,促使师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家安全教育校内实践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营造良好的学校安全教育氛围,发挥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和互联网等资源的优势,积极进行日常宣传;围绕学校安全教育各领域内容,确定如“拒绝校园贷倡导理性消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等综合性、时代性的主题,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微影视作品征集展示等活动,开展校园反恐防暴等专项演练,增强学生参与感和体验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号召学生广泛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全力打造校园安全文化育人环境。
如:集中宣传期间,各单位要集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组织召开一次国家安全专题会议(主题班会);通过LED屏展播一条国家安全标语;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期国家安全文章,结合自身单位特点举办一期国家安全主题活动(集中学习、普法教育、视频征集、书画展、征文比赛、国家安全公开课、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在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使“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国家安全政策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要进一步深入动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维护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四、完善队伍建设,筑牢国家安全教育的基础
国家安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它对提高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政治坚定、热爱祖国、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大安全教育格局。聘请能承担相关课程或专题教学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兼职从事国家安全教育,形成成员配置结构完善,专业特点突出,年龄梯次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此外,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国家安全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信息素养和工作能力。
学校通过持续强化国家安全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更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每年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国家安全知识,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如模拟国家安全危机应对、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演讲比赛等,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
学校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载体,按照“一体规划+八大主题苑区+六大共同体”建设模式,强化“苑院协同”建设理念,有力确保形神兼备、富于实效。学校多位老师获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授予的河南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暨学生素养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