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郑州科技学院:“135” 双向协同 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18:41 来源:郑州科技学院

2016年,郑州科技学院率先在民办高校中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深挖内潜,凝练特色,深拓方式,构建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深耕内涵,打造“经师”,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三级联动”纵向工作链,贯通“五维并举”横向联合体,开创“135”培养格局,打造“经师”团队,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


“1”:一个原则 严守师德师风底线


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就是师德师风。师德的底线是需要牢牢守住的,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在涉及意识形态、师德师风等问题时,实行“一票否决”。


学院与老师签订《意识形态责任书》和《师德师风承诺书》,将师德师风作为考核评优第一标准。通过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要求教师自觉践行良好师德,增强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不碰红线、不触底线,在思想与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3”:“三级联动”纵向工作链 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机制建设


郑州科技学院注重上下联动协同,建立了学校-学院-教研室协作推进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抓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立了校党委书记、分管校领导定期列席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活动机制。校党委书记、分管校领导是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定期参加集体备课会,就如何讲好思政课、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安排等与任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信息交流、探讨教学、反馈问题、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督导组、教师发展教师团队定期开展督导工作总结反馈与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及时反馈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遇到的难题,助力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教研室主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团结带领教师开展定期评课、集体备课、赛讲活动等,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专题活动,提升本教研室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级协同抓建设,分工合作促提升”的联动机制有效保证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推动有力。


“5”:“五维并举”横向联合体 提升思政课教师内涵建设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采取了多种措施,着力构建理论素养、培训培养、教学技能、老带新帮扶、反馈激励“五维并举”的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重理论 强基石——多措并举强理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6个教师党支部,并常态化、机制化开展工作,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读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专题活动,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面、系统、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利用每周五下午时间观看《周末理论大讲堂》,推荐“这就是中国”平台资源的使用,日常通过学习强国进行自学,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素养。


强培训 重研修——多点发力强培训,助力培养提质增效。学院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学党史、悟原理”研修班、全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省教研室主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等学习培训。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线上研修班,包括校内教师在线培训、寒暑假教师研修班、教材培训班等。此外,每年还组织教师赴各地开展实践研修,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搭平台 真练兵——多管齐下搭平台,扎实推进赛讲活动。为给思政课教师提供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增强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学院常态化开展“大听课、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全省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比赛、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思政课上“反邪教”讲课比赛等校外比赛以及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此外,学院每年还会举行一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要求教师能赛尽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邀请校内外大赛获奖教师以及资深教授和优秀教师分享比赛经验;每学期举办一次思政课教学观摩课、精彩教案和精彩课件评选活动,通过参加教学比赛、经验交流、教学观摩和一系列评比活动,学院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建团队 促帮扶——多路并进促帮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进步。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学校组建了校教师发展师团队,我院两位教师发展师通过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助力新入职教师成长进步。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活动作用,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手拉手”备课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帮扶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转换角色、站稳讲台、潜心科研。


互听课 建制度——多策并用畅反馈,督促反思落实改正。通过开展全员互听课、互评课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在相互碰撞中激发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造活力。学院督导组每月出一篇督导简报,将一个月内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及时反馈给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对于存在的问题督促改正。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每周反馈任课教师课堂授课、师德师风、是否传播正能量等情况,将学生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教研室主任和任课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督促改正。



责编:任万辉 作者:马亚兰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