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河南开放大学:扎根乡村调研,助力乡村推普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17:43 来源:河南开放大学

7月3日,教育部公布《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名单》,经专家评审,河南开放大学文心书院余龙飞指导,李泉等8名同学参与的“红色领航 向阳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成功入选参与协同团队。


该校文心书院推普团队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分别赴安阳市安阳县、濮阳市清丰县等地开展推普志愿服务,使书院众多学子能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始终活跃在实践前沿,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并且凝练出“凝光‘1234’实践育人大课堂”工作品牌,受到豫教思语、河南教育宣传网公众号等多家媒体报道。


在前几年推普行动基础上,实践团队不断总结经验、精心策划。本次实践,团队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队研究出“推普助兴+红色传承”双线模式,奔赴罗山县何家冲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扎根乡村调研,助力乡村推普


团队通过与何家冲村委会主任进行访谈、走村入户对当地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展开问卷调研,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当地的普及程度与质量、当地群众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以及学习普通话的意愿与需求。


“现在孩子上学都用普通话,但跟老人生活的孩子仍带乡音。我们和老人交流用方言,跟孩子沟通就自然切换普通话,年轻人为照顾老人也常说方言。”在村民家中走访中,一名村民娓娓道来。从方言惯性到自然切换,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是城乡语言生态变迁的时代印记。



文化推普交融,创新推普方式


团队成员通过“推普+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同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实践团队与何家冲村委会、铁铺镇中心学校联合举办了以“播种红色希望 传承优秀文化”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开展了普通话知识专题互动,包括“成语接龙”“朗读短文”“绕口令挑战”环节。活动结束后,成员们拿出了提前准备了充足的空白扇和染料,在确保安全无毒的情况下,教授小学生制作漆扇作为奖励,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普通话推广中的责任与担当。




红色向阳推普行,语惠乡村助振兴


何家冲村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团队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帮助村民提升普通话语言交流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内驱力和认同感。


在参观了何家冲学院、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等地后,团队成员了解到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感悟到大别山精神。随后,队员用普通话进行了《红色信仰》主题朗诵,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空,吸引了广大村民前来。队员们邀请村民练习“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关键词句发音,纠正方言口音;同时利用普通话为村民进行反诈宣传,对于60岁以上银龄老人,队员们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语音转文字功能学习普通话,在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提高普通话水平。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语言助力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本次入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不仅是对该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和普通话推广工作和教育教学成果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学校师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可。河南开放大学(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文心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勇于开拓推普新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责编:梅瑞祥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