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构建“服务小网格”成就“就业大成效”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11:30 来源: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把就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深入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在就业工作体系创新、就业工作举措落地上持续发力,就业工作呈现出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织密就业服务网络,绘制就业工作新路径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学校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模式,在全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的基础上,印发《关于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的通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抓实抓细就业工作基层“网格”建设,以“小网格”推动“大就业”,形成了责任明确、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网格化管理联动机制,进一步激发就业工作活力,拓展就业工作格局,提升就业工作成效。


优化“网格+人员”,完善就业工作组织链。树立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金标准”的理念,扎实推进就业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以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搭建“校党政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专业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三级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细化就业网格脉络,明确各级网格职责,优选422名教师下沉到网格节点(其中一级网格长24人、二级网格长68人、三级网格长330人),打造“全程服务在网格、指导咨询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的工作新范式。


筑牢“网格+帮扶”,延长就业工作帮扶链。构建“网格+帮扶”服务模式,采用“精细摸底、科学分类、精准帮扶”的三步融合工作法,帮扶3类重点群体:全程式帮扶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分类式帮扶退役军人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预案式帮扶专升本未录取毕业生群体。通过网格实现结对帮扶,对毕业生进行“前置性”就业帮扶排查,建立帮扶信息台账,通过“一生一策”模式进行精准、专业和有温度的帮扶。近2年共帮助963名困难毕业生就业,为1962名毕业生申请求职补贴392.4万元,推荐3011名专升本未录取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学校整体水平。


做好“网格+服务”,健全就业工作服务链。强化网格在就业服务中的渗透力,各级网格长深入开展访企拓岗、搭建供需平台、链接就业资源、推介就业信息,探索出“网格+服务”新路径,实现就业资源、信息在网格间流动共享。近2年共拜访用人单位360余家,发布就业信息2300余条,召开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416场,提供就业岗位42900余个。在提供就业资源的基础上,突出网格服务下沉,推动网格服务延伸,各级网格长结合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情况,对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梳理分类,认真研判发展态势,精准开展就业服务。截止目前,开展座谈会、就业咨询、毕业生谈心谈话分别达80场次、890余人次、3300余人次。


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形成就业工作新格局


学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稳就业、促就业”,积极探索“网格+”就业工作新路径,通过推进网格建设、资源整合、人员优化,全面提升就业网格化管理水平,形成独具特色的“1234”就业工作体系,即坚持围绕“一个中心”(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两个平台”(打造线上“网格+服务”就业服务平台和线下“网格+资源”就业市场平台),做到“三个着力”(就业教育多元化,着力增强学生就业软实力;市场开拓常态化,着力构建优质用人单位群;就业服务标准化,着力促进团队建设高水平),实现“四高成果”(实现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就业质量高,学生满意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呈现出“统筹协调、上下联动、信息畅通、运转有序、考核激励”的良好局面。


依托特色就业工作体系,全校上下聚合力、出实招、用真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近3年,学校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均高于98%,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达93.8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8.12%。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下一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就业育人,高站位高目标高质量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守正创新,把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摆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更加突出位置,做实学校最大民生工程,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编:梅瑞祥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