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郑州工商学院:科技赋能筑梦乡村 红色传承共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17:32 来源:郑州工商学院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双重驱动下,近日,郑州工商学院以“科技赋能筑梦乡村 红色传承共育新人”为主题,在兰考县范楼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通过构建“科技实践+红色教育”双轨驱动体系,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活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实践育人新路径。


师生志愿者与孩子们合照


一、科技赋能:让科学种子生根发芽


由学校信息工程学院的12名师生组成的支教团队精心设计8大科技实验课程,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沉浸式实践体验。在“追光小分队”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太阳能发电模型,直观理解光能转化原理;“陀螺探秘者”课程借助旋转陀螺仪解析角动量守恒定律,启发物理探索兴趣;“风能捕手计划”则通过亲手组装风力发电机模型,感受清洁能源的魅力。智能小车轨迹探索、水火箭反冲实验等互动项目,深度融合多学科知识,点燃乡村儿童的科学热情。

 

水火箭科学小实验

 

二、红色铸魂:让精神力量浸润心田


兰考作为焦裕禄精神发源地,为活动注入深厚精神滋养。团队创新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在“焦桐繁茂”主题课中,支教学生通过纪录片讲述焦裕禄治理风沙的故事,孩子们提笔写下“要像您一样做有用的人”的朴素心声;“红色传承”课堂通过历史图片、红色歌曲与英雄绘画活动,让“勇敢与奉献”的内涵具象化。这种“情感共鸣+文化浸润”的方式,使红色精神潜移默化融入儿童心灵。

 

 

爱国主义精神宣讲


三、青春担当:在实践中成长与奉献


支教学生不仅是知识传播者,更是全流程参与者。从课程设计、备课授课到后勤保障,每个学生都在分工协作中深化对“责任”的理解。带队教师程莹洛表示:“学生们是实践的绝对主力,这种历练让他们真正践行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学生孙佳在日志中写道:“从备课到讲课,才知道‘老师’两个字的重量。”当孩子指着风力发电机模型坚定说出“我以后要造真的风车”时,支教学生马嘉骏更深刻理解了活动的意义——播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改变未来的无限可能。


风力发电小实验


四、郑工商经验:为乡村教育提供可推广方案

 

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现场照片


此次活动是郑州工商学院“三下乡”实践品牌的重要实践。通过“科技赋能+红色铸魂”的双轮驱动模式,学校信息工程学院既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也为大学生搭建了“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后续,团队将系统整理教学成果,形成标准化的“科技支教课程包”,为乡村儿童科学教育提供可复制的“郑工商经验”。


责编:梅瑞祥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