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才干,在磨砺中长本领。
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村民法治素养,7月3日至5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禹州市晏窑村,开展了主题为“普法赋能乡村,‘禹’法同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精心准备了普法手册,设立咨询台,围绕《民法典》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针对农村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实践团还开展了反诈宣传。大家用通俗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解析了“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等常见骗局。同时,聚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及夏季防溺水等安全常识,引导村民树立“安全无小事,预防是关键”的理念,携手营造平安和谐的乡村环境。
智能建造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智绘乡村”无人机测绘实践团到周口市鹿邑县赵西社区,对整村1600多亩耕地进行十多次飞行覆盖、全域扫描和角度调整,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和地形图,为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引导学生们以科技服务乡村发展之需,以实践体悟乡村振兴之责,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将智力资源、青春力量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智能财经学院“愚公薪火”暑期社会实践团以“重走红色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深入洛阳、济源、巩义等地,开展沉浸式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访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愚公移山教育基地、杜八联革命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为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找寻素材;深入小浪底水利枢纽,亲身感受大国工程背后的科技力量;走进杜甫故里文化园,围绕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交流探讨。把行走的课堂变成“移动的思政课”,鼓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数字创意学院组织师生到信阳新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知识学习与实操实践活动,结束学习后,师生们化身“消防宣传员”,深入新县社区、街道开展消防宣传科普服务,将实践所学转化为回报社会的的具体行动,强化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会计学院“薪火承遗实践团”师生一行8人奔赴“将军故里”河南信阳新县,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新县烈士陵园开展研学活动,在追寻革命根脉中淬炼信仰;走进新县光荣院,探望曾为祖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前辈;深入周河乡西河古村落,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亲手采摘当地特有的观音树叶,学习捣汁、细滤、草木灰点卤等传统工序,制作濒临失传的观音豆腐。以“红绿交融”的生动实践,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