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长征出发地里的思政“活”课堂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16:51 来源: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今天,我和18岁的你们一起穿越历史烟云,触碰一段与我们年龄如此贴近,却又惊心动魄的故事——红二十五军的‘娃娃’长征路。”近日,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市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的村口,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柯涛的开场白,拉开了这堂特殊思政课的序幕。而课堂的主角,正是来自该校年轻的大学生们。



“长征出发时,红二十五军战士平均年龄不到18岁,与今天大学生的年龄惊人重合。我们特意把课堂搬到这里,完成一场青春跨越时空的共鸣与对话。”柯涛介绍。


在何家冲革命纪念馆,同学们驻足凝视当年红军战士简陋的衣物、磨损的草鞋与简陋的武器,历史的重量瞬间变得可感可触。“课本上的文字突然有了温度!”学生赵晨言感慨,“同样是18岁,他们扛起的是民族存亡的千斤重担。身处盛世的我们,虽无战火硝烟,但更该在民族复兴的跑道上奋力冲刺。”


随后,一场特别的“体验课”在崎岖山道上展开。同学们沿着红二十五军当年出发的路线,实地体验“重走长征路”。烈日当空,山路蜿蜒,短短一段路程已让不少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穿着运动鞋走这点山路都累,想想他们穿着草鞋、饿着肚子、背着装备,还要随时战斗……”学生何柯润在途中抹着汗感叹,“脚底磨出泡,才真正懂了什么叫‘艰苦卓绝’。面对学业压力和成长挑战,我们常感叹‘佛系’‘躺平’,但想想当年那些‘娃娃兵’,缺衣少食、生死未卜,凭一股韧劲走完长征。我们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呢?必须少点退缩,多些迎难而上的闯劲!”


在何家冲村的千年古银杏树下,柯涛老师讲述了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和“七仙女”的感人故事。当听到同龄的红军战士在严寒中穿着单衣草鞋,用刺刀、石头与敌搏命时,现场一片肃穆。


这堂融合了“听、看、走、悟”的沉浸式思政课成效显著。学生们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共情”,从历史的旁观者成为精神的传承者。


据悉,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开设《大别山革命史》课程,将思政课堂扎根红色沃土,让大别山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责编:李玉琪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