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南阳师范学院:深化“三维”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助力创新型师范生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0日10:59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

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积极践行新文科理念,加强学校研究性教学工作,助力创新型师范生人才培养,该校文学院从角色定位、制度管理、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构建“三维”研究性教学模式,为促进课程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文学院张艳老师为首的教学团队承担以《新文科理念下“三维”研究性教学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项目为支撑,针对当前古代文学课程重作品记忆、轻作品体悟,重知识传授、轻研究意识的指导和研究能力的实训以及评价体系单一等现象,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实践。


调整角色定位,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牢固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以课堂为主阵地,融合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合作研讨、成果产出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新形态。背诵积累展示、诗词鉴赏、文献校点、论文写作等不同形式的成果汇报,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到自主的学的角色转变;教师由原来的权威讲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答疑者等多种角色的综合。古代文学课堂实现了由单向的传授到到高境界的质疑、研讨、争鸣、探究的转变。


加强制度管理,优化研究性教学氛围。学院整体设计、合理定位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目标;健全教学督导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强化教学反馈,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强化组织实施,制定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完善课程评价细则。构建教学团队交流机制,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示范课、学生阅读专题汇报课、师范生技能实践指导课,丰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完善学院科研平台、赛事活动、实习场地、资料室等软硬件配套设施管理,为研究性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活用教学方法,优化研究性教学育人路径。精心设置课堂问题,用好诵、赏、议、写、查、考、辩、校、讲等学习方法。线上线下两结合,打通课堂内外。以项目教学为引领,灵活运用比较阅读法、专书文献阅读法,扩大学生视野;结合作品运用异同辩论、多元解读及理论文章研读等方法,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结合毕业论文、诗词大赛、项目申报等,指导学生掌握文献查找、田野调查等方法,提升科研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积累、项目研究及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兴趣,助力师范生价值引领与技能提升有机统一。


责编:梅瑞祥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