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新学期,高一新生袁轩既紧张又兴奋:“开学我就要开始住校了。父母说,食堂饭菜非常好,他们很放心。”
孩子在校饮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心头事。8月25日,南阳市发布公告,《南阳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由南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6月26日审议通过,由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7月31日审查批准,自9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省首例立法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的法规,将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悉,《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南阳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迈入法治化新阶段。作为全省人口和教育大市,南阳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000余所,在校学生 200多万人。尽管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显著,但部分学校仍存在监管不到位、食堂管理薄弱等问题。此次立法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校安全”的要求,也填补了当地校园食品安全制度空白,为守护学生饮食安全、保障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规定》共二十四条,以“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社会共治、安全有序”为原则,覆盖全市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核心聚焦“全链条管控”与“多方职责明确”。在部门职责上,《规定》明确市、县(市、区)政府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督查处与宣传教育,市教育局指导学校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卫健疾控部门承担食源性疾病预防与营养教育,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配合。
全流程管理方面,学校供餐单位需持食品经营许可并公示相关证件,采购遵循“安全、平价、健康、营养”原则,贮存做到通风、分区分类;需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制定食谱,加工时控油限盐。中小学校、幼儿园每餐次每种食品成品需留样48小时以上,严禁使用不合标食品。校外供餐单位需按国标配送,确保运输贮存设备达标。监督层面,相关部门将对供餐单位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政府将建设统一平台,实现线上采购、智能验收、视频监控及家长监督等全链条可追溯功能。同时,《规定》设置三条罚则,强化法规刚性约束。
为推动《规定》落地,南阳市多部门已明确具体举措。市教育局将建立“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直接负责—业务负责人主要负责—食品安全员具体负责”的四级责任体系,要求校长亲自部署食堂检查;联动多部门建立会商督查机制,提升“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推动供餐学校成立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并指导学校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逐步将民办学校、校外配餐公司纳入信息化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将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纳入重点监管,每学期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双随机”抽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到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同时推进智慧监管,依托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视化,推动学校开展食品快检并公示结果,畅通12315监督渠道。
市卫健体委将在卧龙区、宛城区开展学生餐专项监测,在6个营养改善计划县推进农村学生营养监测与膳食指导;定期抽检学校饮用水,将其纳入年度“双随机、一公开”重点;执行五部门联合检查机制,全年不少于2次联合检查,并建立问题台账清单化督办,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来源: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 记者 王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