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躬耕生涯教育!河南工程学院教师叶心宇为青春点亮职业灯塔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17:57 来源:河南工程学院

灯光下,叶心宇的身影伏在案头,屏幕的光映着他专注的脸。他正在逐字打磨“职说心语”公众号的第102篇生涯故事案例——又一名河南工程学院优秀学子的真实成长故事。窗外是寂静的校园,窗内,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600多次的生涯深度对话,1000多小时的无偿投入,如同细流涓涓,汇聚成照亮迷茫青春的灯塔。这盏“灯”的光芒或许微弱,却足以穿透“三MANG”(忙碌、盲目、茫然)的迷雾,让无数普通学子看见,脚下的路,也能通往属于自己的辽阔天地。


 

 

破局“三MANG”:从一声叹息到一场行动


“看上去忙碌、其实盲目、结果茫然”——2014年的课堂上,叶心宇发现不少大学生陷入这样的“三MANG”困境。彼时他从企业管理教研室转入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已有六年时间,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常遇到学生课后反馈:“老师,课听得很激动,但不知道该怎么行动?”这种“听得进却做不到”的鸿沟,成了他在课堂之外探索生涯教育实践的起点。


2014年10月,“职说心语”公众号诞生,成为他突破课堂边界的第一块试验田。最初只是分享他的职业观察与生涯思考,后来逐渐转向收录学生的真实生涯故事。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2017年。这年秋天,叶心宇发起成立职说心语工作室,同步指导学生组建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工作室成立初期条件简陋,与商学院心灵驿站共用一间办公室,仅有两张海报展架彰显存在。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带领学生团队启动了系列专题活动:毕业季生涯故事会、优秀职业经理人进课堂、工作室对话优秀校友、生涯团体辅导、双选会现场就业指导咨询等。这些活动后来成为学校生涯教育的金字招牌。


土木工程专业的郝子泰是通过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工作室结缘。“叶老师说:‘上了大学就好了,但上了大学真的就好了吗?职业规划并不是大四才开始的,生命无法重来,生涯可以再规划,人生可以再设计’,这些话一次次冲击着我的认知。”加入工作室后,他在别人迷茫时请教职业规划,在别人虚度时光时与优秀校友交流,“在其他人不知道大学咋办的时候,我已经在叶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四年规划。”


三维育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成长路径


11153名学习者,12万+互动量。这门由他邀约职场导师共创的《大学生职业准备十堂必修课》,是工作室“线上赋能”的缩影。而工作室指导的职业生涯发展协会与黑苹果青年社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共同构成了工作室的“实践臂膀”。


课堂是根基,线上是窗口,实践是支点。秉承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他创新采用“生涯故事案例教学法”,把100多期学生案例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两次斩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这种“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感可学。


 

工作室的品牌活动“职业生涯导航计划”更是创新之举。这个跨学期成长计划整合了校内外导师资源,通过“导师护航+朋辈互助”模式,已让160余名营员与600余名社团成员受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3届毕业生刘雨梦同样受益于导航计划:“写规划书的过程系统学习了职业生涯理论,对后续发展提供了实质性帮助。”


工作室的实践平台更是让物流管理专业2023级学生卢波峰得到全方位提升。从参与活动策划到组织校友分享会,他的沟通协调能力在一次次实战中打磨成熟:“以前上台发言会紧张,现在能从容组织四五百人的创生涯思享会,这种成长是课堂教不会的。”这种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落地”的转化,正是工作室“三维育人”的核心价值。


从2017年至今,80多位优秀校友、职场导师以公益身份参与工作室活动,累计举办线下活动100余次,辐射10000多人次,线上传播量超100万。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整合模式,让这个工作室爆发出惊人能量。2020年,工作室获评河南省高校“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2021年跻身全国高校首批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实现了从“0到1再到更多”的跨越。


扎根泥土:精准浇灌的生涯培育之道


在不少高校将生涯教育简化为“就业技巧速成课”时,叶心宇的实践始终锚定一个核心:让更多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坐标系。“职业发展没有通用公式,就像种庄稼,得看土壤、看节气,更得看秧苗本身的特性。”他这样说道。



这份理念渗透在每一次个性化指导的细节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吕乐立志成为汉服设计师时,叶心宇不仅帮她用SWOT分析法拆解个人优势与行业趋势,更顶着盛夏的烈日和寒冬的大雪,两次陪同拜访校友创办的汉服工作室。“比赛前,叶老师特意加班帮我改材料,一次次指导让我对方向越来越清晰。”吕乐最终斩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总决赛银奖,她感慨道:“职说心语是大学时光里最温暖的陪伴者,叶老师用负责的态度和用心的指引,让我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1届毕业生王乾旭的蜕变,同样彰显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智慧。叶心宇结合他对猎头顾问职业的兴趣,将他推荐给一家猎头顾问公司创始人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多次获得寒暑期实习机会,从整理招聘数据到协助候选人沟通,职场导师手把手带教、一步步引导他在实践中积累专业能力。“老师从不说‘你应该怎样’,而是问‘你试着做过什么’,这种信任让我有勇气卸载游戏,重新规划大学生活。”目前,王乾旭在广东东莞的一家大型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高端招聘HR,他在给工作室的感谢信中写道:“叶老师教会我,职业成长不是冲刺跑,而是找准方向的持久战。”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赵柠博的转型之路同样印证着这种培育智慧。退役复学后陷入迷茫的他,在《大学生职业准备十堂必修课》上被叶心宇的一句话点醒:“好的简历不是做出来的,是干出来的。”疫情封校期间,他牵头举办优秀学长学姐生涯思享会,,从与学生社团服务中心反复沟通,到协调多个学长学姐的线上分享时间,叶心宇全程陪着团队打磨流程。“老师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简历素材’,那场吸引千余人参与的线上活动,后来成了我考研复试时最生动的案例。”如今已是研究生的赵柠博,仍会把这句话分享给学弟学妹。


工作室的成长轨迹,恰似一场持续十年的“光合作用”。从最初与商学院心灵驿站共用一间办公室,到2021年商学院提供独立工作室场地,再到2023年入驻学校创新创业活动中心拥有专属空间;从依赖教师个人资源,到凝聚起“校友导师+职场导师+校内导师+朋辈导师+社团协会”的多方联动力量,叶心宇带着团队用“攒星火”的耐心,一点点搭建起成长生态。


微光成炬:生涯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记者采访叶心宇时,学生们正围着他咨询职业方向,他耐心地在笔记本上画着生涯路径图。“叶老师的办公室永远向学生敞开。”这是吕乐、赵柠博等一众学生的共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5届毕业生刘协涛大三下学期因“要不要考研”还是“提前实习”陷入焦虑,叶心宇为他做了一次受益至今的个性化咨询。面对他“学历不够用”的不安和“职业方向模糊”的困惑,叶心宇没有直接给出建议,而是让他假设自己是三年后的职场人,回顾现在的选择:“如果读研,你希望这三年收获什么?如果实习,你期待积累哪些能力?”这让刘协涛突然意识到,自己想读研的深层原因不是“热爱学术”,而是“害怕直面竞争”。他看着我说,“你不是在选读研还是就业,而是在选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场咨询教会他如何与自己对话,这种向内探寻的能力,是叶心宇给的最珍贵礼物。最终,他拒掉河南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Offer,放弃了考研调剂,选择入职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招聘专员。


工业工程专业2023届毕业生纪梓新,在大一入学不久就一直有困惑:IE工程师这个职位到底如何?是否值得我为这个目标坚持四年?“叶老师给我的指导不是直接给一个答案,而是会引导我通过实习实践去深入了解这个职位,并给我提供优秀的校友作为参考案例。”


 

叶心宇的坚守影响了更多人,形成“滚雪球”效应。而学生们的成长,也印证着这份坚守的意义。物流管理专业2024届毕业生曹志鹏称工作室“是照亮我职场认知盲区的灯塔,拓宽了对职场世界的理解与洞察 。”刘雨梦说:“职说心语工作室一直扮演的是个‘窗口’的角色,能够让我们提前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2023年毕业后加入世界500强外企工作的市场营销专业张子凡说:“遇见职说心语工作室,真的惊艳了我的大学时光,奠定了我毕业后的工作发展基础。”

对于当前的就业环境,他为即将步入大一新同学准备了“五定”锦囊,成为破解“三MANG”的利器:


定心:我真正渴望什么?(价值之锚)

定向:我想往哪方面发展(赛道选择)

定业:想深耕哪个行业/职业?(目标聚焦)

定点:北上广深?还是家乡热土?(地域抉择)

定位:我凭什么?(能力坐标,拒绝眼高手低)

 

“当你从大一大二就清醒地为简历‘添砖加瓦’,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毕业时,你拥有的不是焦虑,而是选择的底气和从容。”叶心宇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带着一种穿透迷茫的力量。


正如他回望这十年时,那句平静却蕴含千钧的话:“在平凡荣誉和小小成就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是年复一年的悄然坚守。”在就业焦虑如影随形的时代,叶心宇和他的“职说心语”工作室,如同一盏不灭的灯,用最朴素的实践昭示:当教育回归点燃心灵、赋能行动的本质,再平凡的土壤,也能孕育出职业人生的万千繁花。

 

个人简介


叶心宇,河南工程学院第一位就业指导副教授,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职说心语工作室发起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人物(指导教师)。200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在两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叶心宇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省赛银奖、金奖以及国赛银奖。叶心宇及其发起的职说心语工作室先后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奖、黑苹果青年十大公益品牌、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品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第六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工作案例二等奖奖等荣誉。叶心宇指导的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先后获评“河南省文明社团”、河南省高校“十佳学生社团”、河南省高校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大赛“活力社团”、2023-2024学年河南高校“活力社团”TOP100榜、2024年“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等荣誉。


责编:李玉琪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