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兰飘香,心暖意融。在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围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活动主题,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与郑州市总工会携手开启了“工会+高校”协同育人的新篇章。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赋能,一系列心理健康共建活动将专业的心理服务带到师生身边,以实际行动回应“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倡议,让心理关怀触手可及。
【篇章一:签约启新程,携手共筑“心”防线】
今年7月10日,郑州“工会+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共建签约仪式在郑州市总工会举行,标志着这一创新合作模式正式落地。学校作为首批签约的11所高校之一,积极参与平台共建,致力于整合优质资源,共同守护师生心理健康。在此合作框架下,学校师生于九月末前往郑州市总工会幸福体验馆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将协议内容转化为生动实践,为构建专业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迈出关键一步。

【篇章二:体验促成长,沉浸式探索“心”世界】
9月29日,学校组织二十余名师生代表,在体验馆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心灵探索之旅。
该馆作为由郑州市总工会、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共同创办的河南省首家综合性心理服务场所,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石,集科普、测试、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旨在帮助大众提升幸福感。
师生们在公共体验区、青少年体验区与功能疗愈区三大区域进行了深度体验。从“微笑墙”的温暖展示,到“心花怒放”脑电感应花开的神奇体验;从VR动感单车的虚拟减压,到AI情绪识别与智能击打呐喊的科学宣泄——大家沉浸在互动性强、科技感足的氛围中,学习正念放松与身心调适技巧,纷纷表示“心情舒畅了许多”“像是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有氧运动”。

【篇章三:大篷车进校园,暖心服务“零距离”】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郑州市总工会“心理关爱大篷车”驶入校园,将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送至师生身边。这座移动的“心理实验室”搭载了脑波检测、认知训练、生物反馈减压等系统,让师生们在数据中“看见”情绪,获取个性化调适建议。
咨询区暖意融融,心理专家耐心倾听师生的工作、学业与成长困惑,师生不仅得到了专业建议,更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的温暖力量;资源补给站前,《心理健康宣传手册》等材料成为师生们“可以带走的心理助手”。大家认真翻阅、交流心得,让心理关怀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温暖支持,这正是对“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主题的鲜活诠释——让专业的心理支持变得可及、可用、友好,融入校园日常。
此次“走出去”体验与“引进来”服务的有机结合,标志着“工会+高校”心理共建模式正不断走向深入。学校将持续拓展社会服务,优化资源整合,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美好愿景贡献高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