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现场投递4.4万份简历!河南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金秋校园招聘月启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8日13:04 来源:河南高教融媒体

轻触按钮,AI面试舱屏幕上数据流转,一份实时生成的面试评估报告即刻呈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进,全域打通的服务网络“24小时不打烊”;名企与高校现场签约,奠定人才共育的基石……


10月17日,以“豫荐未来 青春启航”为主题的2026届河南省高校毕业生金秋校园招聘月启动仪式在河南工业大学举行。活动采取“1+7”线上线下联动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校企对接、技术赋能等多元举措,为全省99.6万名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政校协同,下好就业“一盘棋”


“我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强在启动仪式上强调。目前,全省已启动“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容提质行动”,构建起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多部门协同的就业促进机制。自9月份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已累计举办双选会278场,后续还将高频次举办分区域、分行业招聘活动。


各高校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扛起促就业主体责任,不断健全校内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人才供需适配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落实实施“宏志助航”“双千计划”,暖心关爱困难群体毕业生,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全力促进2026届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校企携手,打造人才“储备库”


启动仪式上,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商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等7所高校分别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同为“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揭牌。


牧原集团人才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明川表示:“通过共建课程、共设实践基地,我们能够提前介入人才培养,实现学生‘毕业即上岗’。”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也让企业能够更早发现和培养适合的人才,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


技术赋能,智慧就业“新体验”


在AI赋能就业体验区,多名学生排起长龙。体验区开设AI证件照、AI简历制作、AI生涯探索、AI咨询办理等环节。其中,智能面试舱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环节之一,该系统能够实时分析求职者的语言表达、逻辑层次和非语言表达能力,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面试指导。


线上服务也在同步升级。“金秋网络招聘专区”依托“24365智慧就业”系统,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智能匹配服务。毕业生可随时进行岗位查询、简历投递和视频面试,实现了求职服务的“全天候”覆盖。数字化手段正在推动就业服务从“面对面”向“屏对屏”延伸,打造“永不落幕”的招聘平台。


精准匹配,2.7万岗位促就业


双选会现场吸引了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5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涵盖粮油、机械、土建、信息、电气、化工、生物、设计、新闻、材料、环境、教育、经济、法律等相关领域,发布招聘岗位需求2.7万个,到场求职毕业生超1.8万人次。用人单位收到求职简历4.4万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000余人。



为提升人岗匹配效率,活动现场同步设置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专区。启动仪式现场,《2026届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汇编》《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全省高校校园招聘活动计划发布,更精准地服务用人单位延揽人才,更便捷地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求职择业,推动就业服务走深走实。


嘉宾对话,供需对接“零距离”


在“校企携手共促就业”嘉宾对话环节,企业代表与高校就业负责人围绕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展开深入交流。



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周静思表示,当前企业发展更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希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能增加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前沿内容。高校代表积极回应,将推进“企业导师进课堂”计划,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让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未来一个月,河南还将开展基层就业宣传、校友企业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鼓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到基层、到一线、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奋力书写中原学子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责编:李玉琪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