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辉县市:全市“同课异构”,塑课堂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17:51 来源:教育时报

今年以来,辉县市教育体育局积极响应新乡市教育局关于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的号召,以智库专家领航为专业支撑,自9月起在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启动了“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一场聚焦课堂、讲求实效的教研新风席卷全市,目前活动已从初期的广泛发动、全域参与,稳步迈入深化内涵、提质增效的中期攻坚新阶段,校际联动日益紧密,研讨氛围愈发浓厚,正持续将“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力,转化为课堂提质增效的强劲内生动力。


高中学段针对教学痛点“靶向发力”。辉县市高级中学以语文古诗联读为突破口,聚焦“重单篇、轻对比”“与现实脱节”等难点,组织教师围绕《芣苢》《插秧歌》展开深度研讨,从情感表达、文体特征等不同维度设计对比表格引导学生探究,并巧妙链接学生生活,通过校园劳动短视频、模仿创作等方式,有效打通了古诗与现实生活的壁垒;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则完成了首轮全学科覆盖的同课异构,直面“重讲授轻方法”“重知识轻迁移”的共性难题。英语组提炼核心解题思路,形成迁移闭环;数学组探索出“先复习后讲题”与“边讲题边梳理”两种高效复习模式;语文组教师或侧重知识结构化,或精研审题技巧,风格各异却同样务实。校领导全程参与,强调常态课贵在“真”与“效”,并着手将优秀实践汇编成《全学科常态课教学方法手册》予以推广。


初中学段以“校内研讨”与“跨校联动”双轮驱动,形成了丰富的教研成果。城北初级中学在语数英三科教学中,通过对比阅读、问题链设计等方式展现了“异曲同工”之妙;太行中学的数学与英语课堂,则呈现出引导发现、结构整合、层次训练等不同教学路径的互补价值;峪河镇中心学校的案例在目标设定、情境创设上更显精细;孟庄镇中心学校通过“听课—议课—比较—反思—改进”的闭环模式,有效促进了三校区教师的共同成长。


小学学段着力推动“教学评一体化”从理念走向行动。胡桥乡第一初级中学小学部通过三科联动研讨,凝聚了“回归文本、学生主体、方法多元”的共识;太行中学小学部提出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要求,强调以素养为导向;职工子弟学校与上八里镇中心学校通过典型课例共研,实现了“教得准、学得实、评得透”;外国语小学推动构建“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形成落实新课标的典型范例;文昌小学以多元教学设计激发课堂活力;孟电小学数学组则深入研讨教学细节,展现出从“一节课”到“一类课”的研究视野。


幼儿园阶段的“同课异构”充满了游戏化、生活化的智慧。市直第一幼儿园实现了从“教书”到“育人”的理念升华;第二幼儿园创新“一课三研”模式,清晰勾勒出教师螺旋式成长路径;第三幼儿园与帮扶园联合教研,充分挖掘核心经验,注重幼儿操作体验;第五幼儿园分龄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第八幼儿园的《水果真好吃》则融合感官探究与实践制作,为幼儿科学启蒙提供了生动范例。


此次活动中,智库领航专家持续深入一线,结合新课标,从教学目标设定、学生主体地位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等方面为教师提供精准把脉和靶向指导,帮助教师在“异构”中把握“同”的本质,在“比较”中找到“进”的方向。


辉县市“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同课异构活动,不仅是一场教学方法的切磋展示,更是一次回归教育本真的深度实践。据悉,辉县市下一步将继续强化智库引领,推动教研成果的固化与转化,致力于让每一节常态课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来源: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 通讯员:苏红 平淑芳



责编:庞珂 作者:苏红 平淑芳 作者单位:辉县市教育体育局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