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教师教育 > 正文

锚定“教学评一致性”,打通教研教学链路

——“国培”镇平县送教下乡培训示范教学环节“研训一体”闭环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11:18 来源:河南教师教育

秋光为序,研修如诗。10月15日至25日,“国培计划(2025)”镇平县送教下乡精准培训13个班级的“示范教学”环节同步开展并圆满收官。本阶段紧扣“专题引领、课例观评、研究性备课活动示范”三大支点,聚焦送教主题,靶向施策,以系统化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性备课路径为主线,着力破解课堂目标模糊、学评脱节等真实问题,全面示范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研修新范式,赢得了参训教师的好评。



聚焦痛点:从“经验照搬”到“专业研备”,重塑备课逻辑


“备课不是‘写’教案,而是‘研’设计。”项目首席专家徐美展在《基于常态化教学的集体备课研修机制》专题引领中,直指传统备课中“重形式、轻研究”的痛点,系统提出“研究性备课五步曲”——初备、集备、复备、续备、补备。参训教师不再被动接受现成教案,而是以《竹节人》、《平行与垂直》等真实课例为载体,亲身经历“自主研备→集体共议→试教观评→实操续备→反思定案”的完整闭环,实现从“凭经验上课”到“依标研课”的根本转变,推动备课从个体经验走向集体智慧,从静态预设走向动态生成。


工具赋能:用“一致性”打通目标、活动与评价


理念落地,离不开精准工具的支撑。本次培训强力推广“基于学习目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单”,引导教师运用ABCD目标表述法,将上位的课标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测的学习目标。在小语三班的《竹节人》示范课上,“体会传统玩具乐趣”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被拆解为“能圈画关键词句说出三个制作步骤”“能借助神态词梳理表生动复述故事”等可观察、可评价的行为指标。


课堂中,评价任务被无缝嵌入学习活动:学生在“圈画批注”“角色复述”的同时,教师借助极简评价量表实时标记学情,实现“教中有评、评中促学”;观课教师手持LICC课堂观察量表,聚焦“目标是否有活动支撑”“评价是否有效检测目标”,推动听课从“凭感觉”走向“看证据”,实现课堂诊断的专业化与精细化。


闭环成型:从“单点听课”到“系统研课”,校本范式初步构建


示范教学阶段推动教研方式实现质的跃升,构建起以“目标定向—活动融评—精准反馈—动态调教—复盘迭代”为主线的五维闭环教研体系。各班级在课后议课中系统运用ORID焦点讨论法,引导教师围绕“客观事实—主观感受—意义诠释—行动决策”展开结构化研讨,推动议课从“经验评判”走向“证据支持”,从“零散建议”转向“系统改进”,有效破解了以往“凭感觉议课、建议难落地”的现实困境。


“以前听完课,评议总停留在‘气氛热烈’‘课件精美’这类表面感受。现在我们手握观察量表,会追问‘学生在哪个环节通过什么行为达成了目标?证据是什么?’。教研变得更有深度和方向了。”小数二班的魏红丽老师说道。



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的研究性备课机制,让校本研修有了清晰的流程、可用的工具,真正推动镇平校本研修从“被动输血”走向“自主造血”,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随着“研课磨课”环节活动的接续开展,这套以“研究性备课”为抓手的课堂提质路径,将持续推动镇平乡村教育走向专业设计、精准教学、素养落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编:侯心雨 作者:侯雅亭 徐美展 二审:韩玉兵 三审:侯军锋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