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国家商务部主办,河南工业大学对外援助培训中心承办的“非盟国家粮食产后安全研修班”和“‘非洲之角’粮食安全研修班”的56名粮农官员,赴河南工业大学定点帮扶的郑州航空港区马古岗村,考察交流中国基层农村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在马古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来自非洲国家的援外培训学员们,参观了马古岗村的便民服务大厅、日间照料中心、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地。在党群服务中心院里,古岗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村里的花生、大蒜、香椿等农产品,学员们饶有兴趣地听取相关介绍,并不时提问。古岗商贸有限务公司为每一位非洲粮农官员赠送了一份花生休闲食品作为伴手礼。学员们品尝后纷纷点赞,并询问购买渠道。村干部现场展示了农用植保无人机喷洒作业的应用场景。学员们仔细询问了无人机使用的相关技术问题。

在马古岗村的扶贫车间,当援外培训学员们了解到,木材加工企业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可以解决村内20余名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时,他们为中国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点赞。
在马古岗村内的花生加工厂,援外培训学员们仔细观察了花生加工过程中的脱壳、分拣等流程,询问了花生种植的品种、产量、投入、收入等情况。学员们品尝了分拣后的花生米,对村里花生加工厂在助农增收中发挥的作用频频点头。

在马古岗小学,学校负责人给援外培训学员们介绍了师资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他们与正在课间活动的小学生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并通过随行翻译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来自尼日利亚行政官员 Angela Osaze EGBON (安吉拉·奥萨泽·埃格本)女士动情地说,我们在马古岗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品尝了多种当地特色产品,并收到了精美礼物。参观了当地的木材加工厂和花生加工厂,切实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当地产业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纳米比亚的学员埃丝特·帕梅拉·西蒙(Ester Pamela Simon)说,村小学的孩子们既好奇又有点害羞,他们是第一次见非洲人,盯着我们的肤色看个不停。我们很快就打成一片合照、嬉笑,笑声满操场。村内花生加工车间的机器“咔哒”几下就完成了脱壳、分拣,干净的花生米就可以直接榨油或做零食了。

本次实践考察活动旨在通过现场学习与实地交流,使研修班学员深入了解中国在乡村治理、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有效做法,为非洲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