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洛阳理工学院与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教育援疆、文化交融”核心目标,开展系列深度交流活动。从专家讲座、专题座谈,到学生同辈对话、非遗实践教学,再到跨地域非遗传承人对话,两地院校以多元形式搭建起中原与新疆的文化与教育桥梁,为非遗传承创新、校校协作及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专家领航:学术讲座与专题座谈奠定协作基石

10 月 19 日至 23 日,洛阳理工学院李晓丹副教授、文杰副教授、王艳副教授、梅琳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以“校校联动+文旅赋能”为核心,通过座谈与讲座双轨并行,传递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
10 月 19 日上午,双方在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博敏楼召开专题座谈会。专家团队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工作室搭建、高水平学科竞赛培育及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四大核心议题,与新疆铁道职院骨干教师深入对话,分享内地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成熟经验。新疆铁道职院教师纷纷表示,这种“问题导向”的交流直击需求痛点,为后续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清晰方向。此次座谈不仅打通了两校教育资源共享的通道,更敲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后续深度协作奠定基础。
10 月 23 日,“校校联动+文旅赋能”主旨讲座接续登场。李晓丹副教授以“河洛非遗”为主题,引导师生“看见非遗”,发出“续华夏文脉,传青年薪火”的号召;文杰副教授聚焦“洛阳宫灯”,结合学生竞赛与教师科研案例,展示非遗在教育体系中的活化路径;王艳副教授以“草木染” 为核心,分享其“草木间”工作室的设计实践,演绎高校如何助力传统技艺“回归生活”;梅琳博士则从文创产业视角,剖析洛阳文创“年轻化”、哈密文创“差异化”及高校“科研+商业”双轨模式,为师生提供从设计到市场的全流程方法论。四场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启迪。它成功地将中原大地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的设计思维带入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文旅融合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同辈互动:学生交流打破地域隔阂,共促成长

10 月 20 日晚,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两校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会。洛阳理工学院与新疆铁道职院的大二、大三、大四学子围绕三大核心板块展开深度对话:在“学业规划与专业学习”环节,国奖学生分享大学生活规划、专业攻坚、学生会工作及时间管理经验;“教师工作室项目实践” 板块中,学子们详述从项目立项、技术突破到团队协作的全流程,交流实践中的挑战与成长;“个人成长及所获经验”环节,学长学姐以“敢于尝试、勤于反思、勇于坚持”为关键词,用自身经历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借鉴。
新疆铁道职院学生在交流后感慨:“洛阳理工学院‘线上 + 线下’融合的活动模式、精细化的成员培养体系,彻底打开了我的思路,还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两校的距离一下子近了。” 此次分享会打破地域隔阂,让两地学子在经验互鉴中拓宽视野,更在真诚对话中结下友谊,为未来学习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践赋能:三项非遗课程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10 月 21 日,系列交流进入实践教学核心环节,洛阳理工学院三位副教授带来草木染、洛阳宫灯、河洛刺绣三项非遗实践课,以“非遗技艺+实操教学”模式点燃学生热情,课堂氛围被老师评价为“前所未有”的热烈。王艳副教授的草木染课率先开课,师生共同探索天然染料的生态价值,亲手用捆扎技巧制作方巾,在色彩渐变中感受传统工艺与自然材料的融合之美;文杰副教授随后开展洛阳宫灯教学,拆解 “骨架稳固、纹样雅致”的制作核心,从木架裁切组装、纱面绷制到传统吉祥纹样绘制,一步步指导学生完成宫灯创作,让大家直观触摸传统灯具的工艺美学;李晓丹副教授的河洛刺绣课压轴登场,她带着家传传统纹样,带领师生完成小型刺绣作品,让指尖的针线成为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三项实践课突破单一课程交流模式,成为两校深化文旅专业协作的重要尝试。
文化共鸣:跨域非遗传承人对话,续写丝路情缘

这次系列活动中,一场跨越千里的非遗对话尤为动人 —— 洛阳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晓丹,与哈密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热娜古丽・素批相聚新疆铁道职院文旅学院非遗实训室,围绕技艺、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度交流。交流中,卡德尔・热合曼激动地提及两年前的发现:“在洛阳理工学院河洛非遗艺术传习所,我看到晓丹老师外婆的刺绣作品,那一刻仿佛看到了我妈妈的作品,那些纹样、针法,让我找到了哈密刺绣的根!” 热娜古丽・素批也指着一幅双牡丹纹样惊呼:“哈密刺绣的经典双牡丹,和晓丹老师外婆绣在肚兜上的并蒂牡丹太像了,连针脚韵律、吉祥寓意的表达都惊人相似!” 三位传承人还发现,洛阳刺绣的典雅精致与哈密刺绣的浓烈奔放,都保留着“剪纸+刺绣”的传统工艺组合,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话尾声,三人共同许下 “洛阳—哈密非遗联创计划” 的约定,未来将通过合作研发、巡回展览、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两地刺绣文化碰撞出新可能。这场对话不仅续写了丝路文明交流的新篇章,更印证了非遗传承的真谛 —— 守住文化根脉,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绽放新生命力。
此次洛阳理工学院与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系列交流活动,既是国家教育援疆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原与新疆文化交融的具体体现。从教育协作到文化传承,从师生互动到产业探索,两地院校以多元形式打破地域界限,为非遗创造性转化、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及跨区域教育协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