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南阳师范学院:古籍活化赋能育人 文献课堂赓续文脉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18:14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以“考文献而爱旧邦”为育人理念,在文献学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该校通过价值引领重塑教学目标、校企协同重构实践体系、成果转化重建评价机制,将沉睡的古籍转化为育人资源,使文献学课堂成为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高校文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南阳方案”。


思政引领,构建“文脉育人”新体系。项目以“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为核心精神,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使命担当等思政元素系统融入版本、目录、校勘等专业知识模块。通过“一个中心、两个驱动、三个目标、四个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使文献学课堂从“知识传授”走向“价值塑造”。


校企协同,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项目突破传统文科教学模式,与大象出版社、南阳汉画馆、唐王府博物馆等机构共建实践基地,打造“校内实训+校外项目”双轨并行的育人机制。学生通过参与《中州集略》校注、《河南历代方志集成》序跋整理、唐恭王《谦光堂诗集》校释与文旅推介等真实项目,在古籍整理中提升专业能力,在文化传承中激发家国情怀。


多元融合,打造“成果导向”新课堂。课程以“诵、研、校、创、推”为方法,融合专题讲授、案例研讨、项目实践、竞赛赋能等多种形式。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完成古籍整理初稿,在“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竞赛中斩获佳绩,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建构”、从“课堂认知”到“社会贡献”的转变。


通过改革,文献学课堂不再是故纸堆的考据,而是成为传承中华文脉、激发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学生在一部部古籍校注中走近中原先贤,在一项项文化项目中服务地方发展,真正实现了“考文献”以“爱旧邦”的育人目标。


责编:梅瑞祥 王贺翔(实习)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