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郑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郑州市社科学术年会分会场“赓续精神血脉 凝聚复兴伟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工商学院成功举办。郑州工商学院副校长、纪委书记王莹,河南省社科联原副主席、郑州工商学院特聘教授、中原学研究院院长王喜成,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娱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郑州大学、河南省委党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原科技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艺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思政教师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郑州工商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豪教授主持。

会上,王莹指出,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正是为了总结宝贵经验,揭示发展规律,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凝聚民族复兴伟力,通过研讨能够更加深入挖掘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要义、历史经验、时代价值和精神动力,达到四大核心目标:一是深化历史研究,拓宽学术视野;二是促进理论创新,服务时代需求;三是推动精神传承,强化育人功能;四是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影响效能。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与根本保证、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方法等核心议题发表观点。
多位专家聚焦于“伟大抗战精神”这一核心,深入探讨了其历史形成、核心要义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弘扬,大家一致认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并将其有效融入国民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以滋养心灵、启迪智慧、凝聚力量。
研讨会侧重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专家们通过详实的史料和严密的逻辑,深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了党的坚强领导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对抗战时期的经济建设、群众动员等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内在逻辑。
此外,如何让抗战历史与抗战精神“活”在当下、深入人心,是会议探讨的另一焦点。与会专家从“讲好抗战故事”、创新“大思政课”教学模式、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挖掘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力量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实践路径与应对策略,为在新征程上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南。
本次研讨会既有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细节的深度挖掘,也有对新时代伟大抗战精神传承路径的系统思考,这些多元视角下的研讨成果,凝聚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时代共识,为后续持续推动伟大抗战精神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既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献礼,更是对师生的一次深刻教育和鼓舞,为指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抗战精神,引导学生将伟大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贡献了学校社科智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