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市县动态 > 正文

辉县市:打通“育才”与“回馈”的良性循环

第二届辉县籍北京学子及在京人士交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09:53 来源:教育时报


如何将优质的教育成果转化为支撑地方发展的长效人才资源?第二届辉县籍北京学子及在京人士交流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以“育才兴教哺桑梓”为主题,聚焦于搭建在京教育人才与家乡之间的“回归桥”,探索建立“教育培育人才、人才反哺家乡”的良性循环机制。


辉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中原用一组数据展示了当地教育的扎实根基:高考一本上线实现“十四连增”,多项指标在新乡市领先;同时,43个教育项目落地、2030个新增学位、智慧食堂惠及5万学子等举措,持续夯实着“辉县教育”的品牌。这些成就,成为辉县吸引人才、呼唤人才的底气。


据介绍,此次推动成立“辉聚京城文化促进会”并设立“学子之家”,其核心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联络机制,将首都的优质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更精准、更持续地对接到家乡的发展需求上。



“这座‘桥’上,流动的不仅是资源,更是情怀与责任。”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学子代表,在发言中感念家乡教育的培养。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等院所工作的辉县籍人士,则结合自身领域,为家乡的教育发展、产业升级和人才政策建言献策,并主动表示愿为后续在京学子的成长提供“传帮带”支持。


辉县市委书记李继游在与大家交流时表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走出去,更是要凝聚他们建设家乡的合力。他期望通过此类活动,构建一个“教育培育人才—人才助力家乡—家乡成就人才”的闭环,让在京人士的乡愁有所寄托,才智有所施展,共同为家乡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业内人士认为,此类活动超越了传统的单向人才引进,它通过情感纽带和长效机制,将地方的教育优势与人才的成长发展紧密相连,为县域层面如何用好外部智力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 通讯员 苏红 平淑芳



责编:庞珂 作者:苏红 平淑芳 作者单位:辉县市教育体育局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