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鹤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鹤壁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论坛在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本次活动由鹤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鹤壁市教育体育局指导,鹤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全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150多人齐聚一堂,共话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共绘一体化育人新蓝图。年会论坛活动分开幕式、专家主题报告和研讨交流三个环节。


开幕式:锚定方向,凝聚一体化育人共识
开幕式在庄严、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鹤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杨剑卫,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勇,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玉玲,鹤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志强出席,开幕式由鹤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强主持。
赵勇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始终将思政课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在一体化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扎实经验,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协同合作,为全市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郑玉玲围绕“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发表讲话,强调要打破学段壁垒,构建“目标一致、内容衔接、方法协同”的育人体系,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会上,王志强宣读了2025年度鹤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赓续中华文脉 同筑思政课堂”微课及“大中小学思政课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主题论文评选结果。与会领导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以典型示范引领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深耕教学实践。
随后,王勇强代表鹤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做研究会年度工作报告,全面回顾2024-2025年度研究会在课题研究、教学交流、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分析形势与任务,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杨剑卫作总结讲话,要求研究会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推动思政教育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
主题报告:专家领航,深化一体化理论认知
开幕式后,特邀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占峰作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蒋占峰教授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从课程内容一体化设置、教学管理一体化组织、教师队伍一体化培养三个维度进行深度阐释。他指出,一体化建设需遵循“小学启蒙兴趣、中学深化认知、大学塑造信仰”的递进规律,实现课程目标螺旋上升、核心内容一以贯之。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学段衔接不畅、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机制、创新教学方法”的解决方案,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又有贴合实际的实践路径,为在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研讨交流:实践赋能,探索一体化创新路径
下午的研讨交流环节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主题,由鹤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利红主持,分论文交流、微课展示两大板块展开,实现全学段经验共享与思想碰撞。
在论文交流环节,鹤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桂贺君老师以“跨界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为主题,分享小学阶段整合家校社资源的实践经验;淇县卫风中学陈软凤老师探讨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县域初中思政课改革路径;淇县第一中学李明枝老师则介绍了鹤壁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具体做法。鹤壁市第一中学张红老师作为评议专家,从“理论深度、实践价值、学段适配性”三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提出“强化学段衔接设计、突出本土资源转化”的优化建议。
微课展示环节亮点纷呈。致诚小学李亚萍团队以鹿台文化为切入点,打造沉浸式诚信教育课堂;鹤壁市高中陈晓霖老师结合真实案例,开展法治精神专题教学;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安清峰老师通过老党员的传承故事,传递坚定理想信念。鹤壁市桃源小学陈敏老师在点评时强调,微课设计需紧扣学段认知规律,实现 “小切口、深挖掘、强共鸣”的教学效果。
闭幕式:总结提升,开启一体化建设新征程
王勇强主持闭幕式并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年会暨论坛通过“开幕式定方向、主题报告强理论、学术交流促实践”的闭环设计,构建了全学段、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会将重点抓好三方面任务:一是深化理论研究,聚焦一体化建设关键问题开展课题攻关;二是强化实践赋能,组织开展跨学段集体备课、研学实践等活动;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学、研、教、写”一体化成长体系,推动思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沉浸式感悟思想伟力:参会人员参观“讲习中心”
研讨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前往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中心参观学习。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实地感悟,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政教育实践场景的理解,为后续推进一体化建设积累了鲜活素材。
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整合了全市思政教育资源,破解了学段衔接难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新动能。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切实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推动思政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