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登封市嵩阳中心幼儿园以“品味山野 节气知味”为主题,开启了一段为期数日食育之旅。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知节气变化,在“山野厨房”里亲手制作桂花糕、柿饼、糖炒山楂等时令美食,在烟火气息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循着节气的脉络,老师们运用生动的讲解、形象的图片与视频,带领孩子们逐步揭开每个节气的神秘面纱。从节气的涵义、传统习俗到“三候”物候特征,丰富的知识如细雨润物,在童心中悄然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秋分时节,一群系着橙色围裙的孩子们围坐桌前,在老师的指导下揉面团、填秋菜馅,将丰收的滋味仔细包进柔软面皮中。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中,体验“秋分食秋菜”的传统习俗,感知“秋藏丰收”的节气内涵。
白露时节,孩子们围坐一堂,好奇地辨认着银耳、红枣、山药、梨块等食材,在老师引导下尝试分拣、摆放食材。随后,大家分工协作,观察食材下锅、等待炖煮的过程。当清甜的甜汤盛起,孩子们一边品尝自己参与准备的暖汤,一边分享食材的味道,稚嫩的笑声里藏着满满的成就感。

寒露悄然而至,园中的桂花树下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化身为“小小采摘员”,踮脚轻摇桂枝,细心收集簌簌落下的桂花。随后,他们带着亲手采摘的桂花走进“山野厨房”,认真筛粉、调糊、拌花,专注地投入桂花糕的制作。蒸锅渐热,甜香弥漫,待到糕点出锅,那软糯香甜的滋味成为孩子们心中独属寒露的美好记忆。
随着活动深入,各班级陆续展开更多传统美食的制作。干饼制作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系上围裙、戴上厨帽的“小厨师”们,有模有样地揉捏面团、擀制饼皮,专注的神情中透露出满满的干劲。当饼皮在油锅里炸出金黄、散发出诱人焦香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成就与自豪。

紧随其后的糖炒山楂更是甜香四溢。孩子们细心地将山楂清洗、去核,再轻轻倒入咕嘟冒泡的糖浆中。随着小铲不断翻动,颗颗红果渐渐裹上晶莹糖衣,酸甜诱人。他们小心地将成品装盘,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份亲手制作的秋日风味,空气中洋溢着满足的欢笑。
霜降来临之时,孩子们围聚在木桌旁,学习为柿子去皮、揉捏果肉,体验柿饼制作的传统工艺。专注的眼神、用心的动作,传递出他们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对美食制作的热情。在亲手实践中,他们不仅了解了霜降的饮食习俗,更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

该系列活动在菊花茶清雅宁静的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孩子们将干燥的菊花轻轻放入杯中,缓缓注入热水,静静观察菊花在水中舒展绽放、茶汤渐渐染上澄黄的过程。他们轻嗅淡雅菊香,小口品味茶汤的甘润,在氤氲热气中感受寒露时节的宁静与韵致。
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载体,节气食育活动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以“山野厨房”为课堂,以自然时序为教材,孩子们在采摘、制作、品尝的全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更在味觉、嗅觉、视觉的多重感官体验中,深入理解自然节律与传统智慧,建立与土地、季节与文化的情感联结。在这段充满烟火气的秋日时光里,孩子们与节气相遇,与自然对话,用双手制出美味,用心灵收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