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由郑州市总工会、二七区总工会联合郑州健康学院打造的 “救在郑州・新业护航计划” 项目正式落下帷幕。从项目申报的精准擘画,到落地实施的精细推进,再到急救技能大赛的圆满收官,本项目历经 6 个月的精心筹备与实践,充分聚焦新就业群体应急需求,不仅让 532 名骑手、快递员等一线劳动者实现从“急救小白”到“生命守护者”的蜕变,更以专业力量为郑州织密了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网络。

活动启动伊始,郑州健康学院便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深入街头站点调研新就业群体职业痛点。针对该群体户外作业多、突发状况应对难的现实需求,明确“会急救、敢急救、能急救” 的核心目标,整合学校医学教育资源,组建由专业讲师与临床医师构成的师资团队,细化心肺复苏、AED 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培训内容,并配套制定“一对一指导、实景化演练、规范化考核”的实施细则,最终形成科学完备的申报方案,顺利通过评审立项。

在培训中,郑州健康学院创新采用“站点设赛场、以赛提技能”的模式,在二七区布设 6 个分会场,将培训与竞赛直接 “搬” 到骑手日常工作站点,最大程度降低参与门槛。专业讲师团队扎根一线,摒弃传统说教式教学,结合真实应急案例拆解操作难点 —— 从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频率,到 AED 的电极片放置位置,再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冲击角度,讲师们手把手纠正动作偏差,让学员在模拟场景中反复演练,扎实掌握“黄金四分钟”内的施救关键技能。在阶段性考核中,30 名表现突出的学员脱颖而出,晋级最终决赛。

急救技能大赛暨成果颁奖活动,成为检验项目成效的生动舞台。决赛现场还原了户外突发晕倒、异物卡喉等真实场景,选手们沉着完成环境评估、患者沟通、精准施救等全流程操作,标准的按压动作、规范的除颤流程、果断的急救处置,展现出专业的应急救护素养。经过严格评审,活动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最佳参与奖共 30 名,同时为支持项目推进的站点负责人颁发最佳支持奖。“现在不仅能准时送餐,遇到紧急情况还能救人性命,这技能学的值!” 一位参赛骑手的感慨,道出了项目的实效价值。

郑州健康学院项目负责人介绍,“救在郑州・新业护航计划” 并非单次培训或一场竞赛,而是构建了 “精准化组织、实用化培训、规范化检验、暖心化激励” 的服务闭环。项目实施6个月来,学校始终秉持务实服务理念,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一线劳动者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能,填补了城市移动服务场景的应急救护空白。这些掌握急救技能的新就业群体,如今已成为穿梭在街头巷尾的 “移动安全力量”,既能守护自身安全,更能为他人生命保驾护航。
未来,郑州健康学院将继续发挥医学教育优势,优化项目组织模式,拓展培训覆盖范围,把更多急救、健康防护等实用技能送到劳动者身边,更好的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学校将深化与郑州市总工会的合作,完善 “培训 - 考核 - 激励” 长效机制,持续为新就业群体赋能,让更多一线劳动者成为城市安全的参与者、守护者,为建设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郑州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