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首批“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推荐名单,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申报的“黄河工程文化实践活动基地”(生态保护类)成果入选。此次评选中,河南省共入选课程4门、基地5个,该校是全省职业教育领域唯一入选单位。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布2025年全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和工作案例遴选结果的通知》(豫教工委办〔2025〕11号),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周轶、马玲报送的案例《幻象、痛苦与希望:一例抑郁伴自伤及关系幻觉妄想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报告》入选“2025年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案例”。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教育部2023/2024学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议结果,郑州财经学院在此次抽检中表现优异,所抽检的91篇毕业论文(设计)均顺利通过,合格率达100%。
当非遗元素遇上现代舞台艺术,当时节更迭化作肢体语言,一场关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深情告白拉开帷幕。5月6日,由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倾力打造的舞剧《农历》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开演。该剧以中华传统农历为脉络,通过与现代编创的融合,生动诠释了农耕文明的精神内核,是全校师生献给新时代的一份厚重礼物。
4月30日上午,在“五一”劳动节前夕,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田道敏深入二七书院调研指导学生教育管理及安全稳定工作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副校长梁明亮及党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二七书院班子成员和育人导师代表参加此次调研。
为扎实推进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4月29日,由河南科技学院党委组织部、校工会组织的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一行20余人奔赴旧黄陵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副校长王洪亮亲临现场,全程参与并指导此次活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党群服务中心暖意融融。在河南工业大学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常德海的组织下,一场以“暖心服务零距离,冠军义剪传温情”为主题的敬老爱老公益理发活动在此举行。志愿者为村内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并同步开展反诈知识宣传,以行动践行劳动精神,用温暖传递社会关怀。
五一假期期间,平顶山博物馆内丝竹盈耳、钟磬和鸣,由平顶山学院雅乐团与平顶山博物馆联袂打造的“礼乐和鸣·诗韵山河”主题展演在此举行。这场以八千七百年贾湖骨笛为序、我国春秋时期首套组合式编钟作结的文化盛宴,不仅再现了周代“八音克谐”的礼乐盛景,更以余韵绵长的艺术魅力成为鹰城文化传承的亮丽注脚,在市民中掀起传统文化热潮。
针对传统生物学教学知识点碎片化、中学生难以形成系统认知及核心素养培育困难等问题,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教学论教学团队历经钻研,成功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生物学大概念教学的ADDIE+EDIPT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周口市10多所初级中学的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成效显著。
这个"五一",开封文旅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假期首日,各大景区接连发布限流公告,周边停车场"一位难求"的火爆场景,生动印证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战略的成功。在这波旅游热潮中,开封大学主动担当,用一系列暖心服务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高校温度。
4月28日下午,为助力学校师生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更优异成绩,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特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评委、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国赛评委、全国“发明杯”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国赛评委、凤凰产教融合集团高级总监郭晓磊在学校1号报告厅开展题目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要点及备赛策略》的专题讲座,校内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南科技学院欧行奇教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近40年来,欧行奇教授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坚持耕耘在小麦优良品种培育及应用第一线,取得了业内公认的突出成就,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欧行奇教授作为第二育种人培育的矮抗58连续6年成为河南及黄淮南部麦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2005年至2021年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60多亿公斤,增产效益300多亿元,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