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河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原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论坛在郑州举行,标志着这艘豫派教研新“航船”扬帆启航。河南省教育厅领导、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相关同志及其他高校代表出席成立大会。
截至目前,郑州及河南许昌、三门峡、济源、濮阳、商丘、焦作、安阳、洛阳、新乡、南阳、鹤壁、开封、驻马店、信阳、周口、平顶山、南阳均发布了国庆出行的相关提醒,一起来看看最新汇总!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对本区域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测评结果,及早实施精准干预,推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
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保障残疾人权益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20年,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中秋和国庆期间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力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学校安全各项工作,严防“中秋”和“国庆”(以下简称“双节”)期间教育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祥和的节日环境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双减,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
为充分发挥我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以下简称“示范校”)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十四五”时期,各本科高校要大力建设示范校。
教育部9月2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为确保“双减”意见落地见效,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基本构建起了“1+N”的“双减”政策制度体系。
总体看,新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呈现了新变化新面貌,社会反响良好,学生学习回归了校园,回家写作业时间短了,在小区里玩的孩子多了,课后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吕玉刚指出,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显示,97.5%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的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其中六成以上家长表示非常满意。
9月22日,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双一流”建设等工作,提出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注重培育“第二梯队”,推动更多高校、学科跻身“双一流”行列。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并讲话,省长王凯出席。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学校面临停课停学,有些学校安排了线上课程,有些学校通过其他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疫情期间,学生学习能力受到哪些影响?一些调研报告给出了部分结论。
小作坊关系大民生,为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河南省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品种目录意见建议。河南拟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60多类食品,包括食用油、调味品、饮料、方便面、酒类、蜂蜜等。